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即将召开。在两会上“中国怎么做”,成为近日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
从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关怀困难群体到社会财富“蛋糕”的重新切分;从网络议政、城乡居民“同票同权”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审议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这些内涵丰富而又深刻、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的两会话题,彰显着中国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进步,激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从最困难的一年到关键的一年——国际舆论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国际舆论对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评价。“对过去的一年,人们可以给出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如果以作用最显著的那个国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年,那这一年应该叫中国年,”俄罗斯《独立报》近日发表编辑部文章,这样描绘中国的作用。文章认为,“危机时期,中国起到了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
同时,2009年所遭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也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韩国联合通讯社2月28日撰文说,中国政府在经历世界金融危机后认识到,以廉价出口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今后将难以克服种种危机,因此正加快经济转型的速度。
2010年是中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韩国联合通讯社播发的文章说,以金融危机为契机,中国将迅速调整经济结构。中国要均衡发展服务业和农业,培育国内市场,使国内消费市场和出口市场协调发展。
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经济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迈克尔·佩蒂斯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重要调整。他认为,中国经济的调整可能会面临痛苦的金融紧缩,会挤出过量的投资和过剩产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不过他认为,中国的调整有积极意义:中国城市化进程继续快速发展将提高家庭收入,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的投入将提高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资源更加有效地分配将使中小型企业提高生产力。
日本媒体认为,中国今年可能会调控金融政策,但将继续推行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在世界经济努力复苏的形势下,2010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关怀困难群体到惠民生——国际舆论关注中国社会财富“蛋糕”的重新切分
“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对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作了这样的阐述。
温家宝还指出,分好社会财富“蛋糕”,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涉及国民收入分配,要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财政和税收更加照顾困难群体。
加拿大主流刊物《政策选择》2月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领导层越来越注意满足贫困人口的需求。从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可以看到,将巨额投资用于减贫、医疗改革、教育等方面。
韩国联合通讯社说,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中国民众增加了权利意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于住宅、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的关心度越来越高。
在改善民生方面,法国巴黎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皮卡尔认为,中国首先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应注意人与人、地区与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推动先富起来的阶层帮助困难群体,回报社会,推动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反过来欠发达地区也要学习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
皮卡尔表示,要改善民生,还应保证对学校、医院等公益机构的投入与建设,完善医疗、退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此外,皮卡尔特别提出,无论对改善民生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皮卡尔所指的教育还包括对于已经走入社会的成年人特别是农村成人的再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实现机会平等的重要方法,是发展个人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维护国家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从网络议政到“同票同权”——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实步伐
中国现在有4亿多网民。网络在创新、社会在进步、中国在发展。通过与网民真诚对话,倾听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与认可,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宽广胸襟、民主作风和与时俱进。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受到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赞扬。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不仅引发国内网民的热烈反响,还激起国外舆论对于中国领导人网络议政,乃至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评价。
英国BBC中文网的文章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日益普及,中国领导人也显示出浓厚的“网络兴趣”。在与网民的交流中,网民表达了对一些社会民生问题的强烈关注,议题涉及住房、医疗、就业,以及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发展等诸多方面。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与网民交流是一种很好的亲民与沟通方式。这种方式满足了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社会要求把民众的所想所思反映到中国国家的决策中去,而通过网络沟通是与领导人对话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二是目前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国政府注重并且也需要与老百姓进行直接的沟通。
韩国联合通讯社评论道,中国媒体和主要门户网站纷纷向网民征求两会热点议题,并向中国政府反映网民意见,加大了反映民生民情的努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去年8月首次与网民在线直接交流,收集知名网站所代言的民情民意。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进一步扩大与网民交流的机会,以加强意见的沟通。
即将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如果获得通过,中共十七大提出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将得以落实。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总执笔罗正文说,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将提请人大审议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议题。
制定于1953年的中国首部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的规定,经历多次修改,将各级人大代表选举比例确定为4比1。罗正文说,草案如获通过,对于实现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同票同权”、促进中国城乡居民民主意识的加强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民主进程迈向更高的台阶。(综合本社记者姬新龙、卢敬利、张大成、张永兴、吴谷丰、彭梦瑶、刘丽娜、郭瑞、石莉、刘洪报道,执笔:邵进、马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