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庞丽娟:做好顶层设计弥补学前教育政策重要空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李江涛、徐博)“由于多年来对学前教育性质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存在许多盲区。”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应从高位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弥补学前教育政策重要空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近几年,各省区市政府纷纷把学前教育作为本地教育工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行动快,动作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各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长期调研学前教育的庞丽娟说,同时我们要客观、冷静地看到,目前学前教育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在不少地区是低水平的普及,教师队伍不稳定,而且素质不高;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大,不少农村幼儿园条件很差,质量低。

    庞丽娟表示,在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对学前教育尚存在许多重要的政策空缺:长期以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未单列,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在国家财政性教育预算中没有单项列支,一直包括在中小学教育预算中;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单列编制,没有单独的职称评定系列,而且长期没有国家培训计划和经费保障;近年的学校建设工程、校安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均未包含幼儿园建设。

    她说,这些政策盲区对学前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导致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长期过低,缺乏基本的财政保障;幼儿教师长期身份编制不落实、待遇差,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我们调研发现,当前各地幼儿园教师短缺严重,专业素质整体偏低。比如,北京市近3年约缺教师1.46万名,未来5年新建和改扩建500所幼儿园,将进一步受制于师资短缺;福建省到2012年底,约需7万名教师,目前仅有3.68万人。”庞丽娟代表忧虑道。

    “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幼儿园条件差,设施设备园舍简陋,特别是在边远、贫困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园大多缺乏基本的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不能保障,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在一些农村幼儿园,我们看到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挤着三十四个幼儿,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令人揪心!”

    庞丽娟建议,应明确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单项列支学前教育投入;尽快确立幼儿教师的编制、职称系列,规定在国家级培训和地方各级培训中制度化地纳入幼儿教师培训;对于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在岗不在编的幼儿教师,应明确其同样享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并设立最低工资保障。此外,今后基础教育学校的校园建设工程、校安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均应将幼儿园阶段纳入。

 
 
 相关链接
· 守住13亿人的"钱袋子"—代表委员热议"国家账本"
· 郑杰民代表:电动车成死亡事故新增长点 须规范
· 税收“减”与“增”—听代表热议“结构性调税”
· 税制改革六大悬念待解--代表委员的“共同关注”
· 张志勇代表:实施农村学子高等教育机会补偿制度
· 乡镇“一大三少”应重视——代表谈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