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展要领 壮大实体经济
——人大代表解析实体经济发展“窍门”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何宗渝、侯大伟、朱青)国际市场不景气,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一系列因素,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哪些要领?有哪些“窍门”?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2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4位企业负责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我认为当前民营实体企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融资难,如果企业的产品、市场都非常好的话,融资就不会像外边传的那么困难。”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泰富电气董事长杨天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民营实体企业的困难,主要缘于经济大环境和同业过度竞争。
“很多民营企业仍停留在低价位、低标准、低层次上竞争,实体民营企业要搞好,核心要素还是在人力资源投入和细化市场上更多分工,特别是行业里面要有序发展,不能恶性竞争。”杨天夫说。
“现在很多城市一窝蜂地追求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但有些城市的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产业配套等方面都不具备条件,盲目跟风,我是不赞成这个事情的。”杨天夫说。
全国人大代表、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认为,国有企业要做好实体经济,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以战略引领;二是要围绕市场,从产品、产业、产权、人才、组织、市场、区域七个方面进行结构调整,突出做好主业;三是要在推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下工夫;四是要以科技引导、品牌支撑,抢占科技和市场制高点,从而抢占行业制高点;五是要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谭旭光结合潍柴动力发展历程谈到,企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抓住发展机遇和深化改革。“同时我们始终不渝地抓住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根据我的体会,做好实体经济,八个字很重要:实实在在、实心实意。”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企业要实实在在地抓创新、实实在在地去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实实在在地降低成本,实实在在地抓内部管理。实心实意,首先要一心一意,不能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另外还要实心实意的对待社会、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
向文波还表示,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危机也证明,实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比较稳定;而实体经济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搞虚拟经济搞过了头的国家。“实体经济还是基础,但是虚拟经济确实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