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对我国控制CPI目标有信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06 07:1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两会代表委员:对我国把CPI控制在3.5%左右的目标有信心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江国成 刘奕湛)正在此间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5日说,5日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居民消费物价涨幅调控目标确定为3.5%是现实可行的,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CPI预期目标控制在3.5%左右,这是充分考虑到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目标。他对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信心”。

    他说,CPI和总的经济形势关系密切,201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形势有下行的趋势,目前为止下行的压力还比较大,在经济下行过程中通胀压力小一些。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刘世锦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正处于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回落过程中,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会有所减少。3.5%左右的预期目标总体上比较合适,也为相关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

    曾长期从事物价管理工作的彭森说,目前决定CPI上涨的8大类商品总体比较平稳。例如,我国粮食价格总体稳定,去年全国产量突破6亿吨。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可使生活资料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当然,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全球的经济复苏有加快趋势。在全球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国际上一些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反弹。今年需要关注输入性的通胀压力。

    在谈到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时,刘世锦说,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土地、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较大,这最终将反映在物价上。另外,经济生活中,货币发行和流通量比较大,必将影响物价的稳定。因此,对这些通货膨胀压力不可忽视。

    彭森说,目前,国家拥有一定的价格调控机制和手段,如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些补贴;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发挥平价商店在平抑菜价方面的作用。

    在谈到未来的价格改革时,彭森说我国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有望进一步推进,包括适时调整风电上网价格,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抽水蓄能电价机制;适时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和部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

    他认为国家在推进价格改革时会把握好力度和时机,价格改革应该不会对CPI产生太大的影响。只要落实好中央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完成价格调控的总体目标没有问题。

    他建议国家在合理把握粮、油、棉花、食糖等收储投放力度、时机和节奏,保障供给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推动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深入开展教育、医疗、银行等行业价格收费标准检查,清理取消违规收费项目,加大反价格垄断工作。

责任编辑: 黄林昊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