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答网民关于加强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的留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沿途美景说:总理您好!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对残疾人在门票价格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优惠力度,或半价或全免。可我认为,我国过去对残疾人证的办理审核不够严格,还有一些身体健全人士能办到假的残疾人资格证。因此,建议对我国残疾证的防伪级别进行提高,让工作人员在查看证件期间仅凭肉眼就可初步判断真伪,同时还应有证件号之类的更高级别的防伪手段,便于在特殊情况下,对证件的真伪做出进一步验证。(在此类工作开展期间,可同时在景区售票处和检票处加大排查力度,这也可对证件的制假现象同样施以重锤——没有市场就没有商机。)

中国残联回复:残疾人证是认定残疾人及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证件,是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重要凭证。目前全国已经核发残疾人证3016万本,并建立了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在掌握残疾人基础信息、保证残疾人权益、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推进残疾人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残疾人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对残疾人扶助力度的加大,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个别地方在残疾人证办理过程中出现了办证工作不规范,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办理“人情证”、“关系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证的权威性,损害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残联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各地残联加强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工作程序,做好受理、审核、登记、发放、归档、统计等各项工作,坚决杜绝“人情证”、“关系证”以及向非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证等现象,维护残疾人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违规办理“人情证”、“关系证”等,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各地按照中国残联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

现有的纸质残疾人证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信息量少、质地较差等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和残疾人服务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残疾人身份认证的可靠性,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残疾人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国残联于2014年3月启动了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工作,确定北京市作为试点,进行先行先试,为制定全国通用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打好基础。经过精心准备,2014年11月,北京市首批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即“残疾人服务一卡通”开始正式发放,发放范围为具有北京户籍的45万持证残疾人。残疾人持证不仅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还可免费乘公交、进公园,享受各项福利补贴等。今后,北京市还将进一步拓展智能化残疾人证的服务功能,实施更多惠残服务措施,最终实现残疾人“一卡在手、服务全有”。中国残联将根据北京市试点经验,继续推进残疾人证智能化,鼓励和推动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