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副主任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产能合作
系列活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9-24 14:53 来源: 发展改革委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17—20日,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广西区政府举办了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主要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我委与东盟国家有关部门双边会谈、国际产能合作展览展示、国际产能项目对接会等,达到了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的目的,推动国际产能取得务实成果。宁吉喆副主任出席了相关活动。

  在9月19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上,宁吉喆副主任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意义与内涵、合作原则和实现路径。

  宁吉喆副主任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发展形成了产业门类全、技术水平高的工业体系。目前,中国的产能总体上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技术先进适用,价格合理适中,性价比较高,有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特别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要和承载能力。

  宁吉喆副主任强调,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通过与包括东盟各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对接发展需求,合理转移优势产能,增强这些国家工业能力,提高其制造业发展水平。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自身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大措施,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

  宁吉喆倡议,应按照“市场运作、义利并举、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产能合作将遵循市场原则,坚持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同时,政府需履行好在引导、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职责。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对接双方的发展战略,广泛吸纳各方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

  宁吉喆副主任建议,为更好推动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各国可抓紧磋商建立国际产能合作的机制,以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对接投资项目、建设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鼓励地方合作等方式,做实产能合作。同时,各国可加强在投资准入、投资保护、税收、海关、人员往来、金融领域、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为开展产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系列活动期间,我委与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等国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了双边部长级会谈和工作层会议,就签署政府间协议或部门间谅解备忘录、形成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达成共识。

责任编辑: 白宛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