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云南景洪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后,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要成果。 王毅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是天然的合作伙伴、紧密的友好邻邦、相互信任的真诚朋友、相互帮助的兄弟姐妹。今天,六国外长齐聚景洪,举行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会议开得顺利、圆满、成功,令人振奋。各国外长深入探讨了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方向和务实合作领域,收获了五项重要成果: 一是正式宣布澜湄合作这一新生机制建立。 二是审议通过澜湄合作概念文件,确立了合作目标、原则、重点领域、机制框架。 三是一致同意尽快实施一批早期收获项目,使澜湄合作尽早惠及地区民众。 四是一致同意明年在各方方便的时候尽早举行首次领导人会议,为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提供政治指导并注入强劲动力。 五是对外发表澜湄合作首份联合新闻公报,展示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与成果。 王毅表示,澜湄合作是独具特色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首先,澜湄合作机制是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沿岸国家参与的合作机制,是六国自己的“BABY”,在推进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以及教育、文化、青年、妇女等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二,这一机制由6个发展中国家组成,是探索和推进南南合作的有效平台,是世界上首个率先响应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具体行动。我们要努力将澜湄合作打造成南南合作的新典范。 第三,澜湄合作三大重点领域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三大支柱完全契合,与其他区域合作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将有力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也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了新内涵。 第四,澜湄合作重在务实,以项目为本,首次外长会期间各方已提出78个早期收获项目。这一机制合作更扎实、更具体、更接地气、更顺民意,将尽早拿出看得见摸得到的成果,给各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