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更是强化遥感应用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遥感应用服务将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质量、精度和适用性,提升数据服务针对性和效率,为卫星资料的应用搭建有效的平台。”12月2日 ,在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成立暨遥感应用服务业务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来自各级气象部门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我国气象事业遥感应用服务能力的提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已初步形成了面向用户需求,涵盖气象防灾减灾、大气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国家级遥感应用业务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7颗在轨运行,新一代气象卫星的观测能力也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尽管如此,我国气象卫星遥感应用中仍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需求,该中心的成立非常及时,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说。 据悉,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已明确了职责定位和岗位设置,实现了机构组建。该中心主任方翔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以多源卫星资料综合处理为支撑,以提升气象主业务定量应用能力为核心,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卫星数据和产品服务。” 对于下一步的业务方向和工作重点,于新文指出,做好遥感应用服务任务艰巨,内涵丰富,既要坚持传统、坚守阵地,也要有所拓展和创新。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努力方向,加大科研业务的转化力度,提高科技支撑和业务指导能力,增强主动作为的服务意识。要以需求为牵引,以强大的优势适应需求;创新驱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大的服务意识和导向;建立开放合作的氛围和机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