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推战略合作
全面实现资料共享 合作开发重点航路预报产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2-03 14:45 来源: 气象局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图为会议现场。庄白羽 摄

今后,气象与民航两部门将实现观测与探测资料、预警预报和气候资料的全面共享,并合作开发针对重点航路运行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2月2日,中国气象局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航空气象战略合作的协议,双方将在上述航空气象资源共享、业务融合、技术合作领域及共建亚洲航空气象中心等方面强化战略合作。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代表两部门签署协议,并就共同提升航空气象服务水平、扩大我国航空气象国际影响力等交换意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主持签署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航空气象战略合作,充分考虑航空气象发展需求,加强气象重大政策、法规、战略研究编制等合作;强化资料产品处理与接收、传输与交换,实现观测与探测资料、预警预报和气候资料的全面共享,推进原始观测与探测资料的实时交换;促进业务技术融合发展,共同开发适应运输航空需求的气象产品,重点开发京广、京沪、沪广等繁忙航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产品等。

加强气象国际事务合作也将成为合作重点,双方将建立畅通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计划与活动,并联合推进亚洲航空气象中心建设。同时在通用航空气象业务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开展服务技术和服务规范研究,提升通用航空气象服务能力。

郑国光在会议上讲话。庄白羽 摄

郑国光认为,两部门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站在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是保障国家航空安全、建设气象强国和民航强国的必然要求。他说,新中国气象事业应航空需求而生,气象与航空两部门合作源远流长、基础稳固。随着近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空气象业务与服务面临的挑战更大、责任更重。

郑国光表示,双方应加强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自国际组织中的优势资源,强化合作,扩大我国航空气象在区域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共同联合香港天文台,加快推进亚洲航空气象中心建设,健全三方协同合作工作机制;尽快研究落实双方资料与信息共享清单;联合开展航空气象技术研究,实现技术人员常态化交流;继续加强培训合作,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的优势,联合加强人才培养。


冯正霖在会议上讲话。庄白羽 摄

冯正霖表示,此次合作既是推进航空气象发展的需要,更是推进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天气状况特别是风切变、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对航空飞行安全和正常运行影响重大,航空气象在民航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行业与公众的期盼也越来越高,两部门在新技术研发、精细化服务等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

冯正霖希望,双方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和应用研究优势,共同增强航空气象观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沟通协作,强化高层领导交流、国际气象事务等方面合作机制;通力合作,在国际上形成我国航空气象的合力;全面共享信息,提升气象资料与数据的利用率。


冯正霖在国家气象中心调研。庄白羽 摄


冯正霖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调研。庄白羽 摄


冯正霖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了解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庄白羽 摄

在签署仪式前,冯正霖一行前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等业务单位,详细了解相关气象业务工作。(记者 贾静淅 张格苗 庄白羽) 

责任编辑: 张倩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