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深入总结2015年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进展,研究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郑国光主持会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宇如聪、矫梅燕出席会议。 会议对过去一年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取得的重要进展表示充分肯定。郑国光代表局党组对第三方评估专家组开展的认真细致、客观公正的独立评估工作表示感谢,要求各牵头单位认真研究第三方评估报告意见和建议,对相关问题尽快提出改进落实方案,切实在2016年度任务推进中取得进展。 会议指出,2016年要继续深入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彰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成效。各牵头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创新工程。相关职能司要切实做好创新工程与气象现代化和气象改革等工作的协调衔接。 就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郑国光强调: 一要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把创新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做了部署。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各单位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最新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气象事业发展全局的位置。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气象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强化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具有推动全面提高气象事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大现实意义和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长远战略意义。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气象科技竞争压力,面对无缝隙、精准、智慧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各单位要把着力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实现世界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作为重要历史使命,瞄准目标,深入谋划,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直至产出成效。同时,要加强新形势下研究型预报员队伍建设,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要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科技体制改革推向纵深。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优化整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聚焦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出了系统、全面、可持续的科技体制改革部署。中国气象局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深入贯彻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把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抓手,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中国气象局已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核心攻关任务与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专项的衔接,目前获得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相关国家科技重点专项将在今年启动。各单位尤其是创新工程牵头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组织好内外部优势力量,做好任务承接工作,确保核心技术攻关得到持续稳定支持。 三要积极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科研业务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激励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和症结所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抓住关键,精准施策,着力加强对攻关团队、创新人才的激励、评价与服务,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培养。要强化主体责任,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面要有实招、谋实事、见实效。 四要高度重视气象科技创新协同互动和开放合作,凝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开创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局面。各单位既要充分认识各自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更要在高效协同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气象部门集中力量办大事、协同作战的体制优势,强化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开发和成果共享,带动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打破壁垒深度融合,加强单位之间、攻关任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同配合。要进一步强化与中科院和相关高校的务实合作。要以全球视野,推进围绕重大核心技术的开放攻关,充分发挥好国际高水平专家的科学指导作用,深入推进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务实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