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关于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签署二十周年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4-14 14:25 来源: 外交部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2016年4月13日,上午9:00,北京好苑建国酒店)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同事、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签署二十周年研讨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研讨会的成功举行致以热烈祝贺。

1996年4月26日,中、哈、吉、俄、塔五国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4月24日,五国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两个协定”的签署,顺利推动了中国与四国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同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使中国同四国间7000多公里的边界线成为五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使五国能够专注于国内发展,最终使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五国人民受益。2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要高度评价“两个协定”对欧亚大陆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之间践行的以互信求安全、以合作求发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并分享给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人民受益。

“两个协定”的成功履行,是中国与有关各国共同开创的全新的安全合作模式。根据协定,五国于1999年成立了边境裁军联合监督小组,具体负责“协定”的履行监督工作。在履约工作实施中,成员国秉持“同等安全,相互信任,互利合作”的原则,认真执行“两个协定”,维护了边境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宁,对巩固和促进五国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五国以实践向世界证明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安全合作模式,不仅为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做出了直接贡献,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安全模式。

“两个协定”的成功履行,是中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的外交政策的重要实践。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以“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指导原则。根据这五项原则,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通过友好谈判,与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越南通过谈判划定了两国在北部湾的海洋边界。在这些邻国中,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既有强国,也有弱国。中国始终本着互相尊重和平等协商原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法寻求解决办法,有关成果有目共睹。中国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在通过谈判协商与邻国和平解决争议的过程中奠定的,“两个协定”的成功履行也是其中重要环节。

“两个协定”的成功履行,是中国在处理与邻国关系上秉持亲、诚、惠、容理念的集中体现。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愿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把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哈、吉、俄、塔是中国的友好邻国和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国家。在通过履行“两个协定”维护好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基础上,我们五国努力促进边境地区合作与发展,不断充实彼此关系的内涵。二十年来,我们在边界联委会等一系列合作机制下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大量涉边问题,数十对新兴口岸和多个边境合作区如同颗颗明珠散布在五国边境线上,熠熠生辉。边境地区务实合作开展得热火朝天,使原来沉寂落后的边境区域成为繁荣开放的合作前沿。我们高兴地看到,五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边境地区已经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为当地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陆地邻国。我们与周边邻国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界及相关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将长达22000多公里的边界打造成为和平稳定、务实合作与友好交流的平台与纽带。我们衷心希望,以“信任协定”签署二十周年研讨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为契机,把我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分享和传播给更多的朋友们。我们期盼,边界不再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屏障,而要成为友谊的桥梁、合作的窗口,愿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和平,共谋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感谢主办此次会议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以武汉大学为基础成立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所做的大量工作。预祝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宛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