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绿盾行动”正式启动,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打击整治。此次行动持续至12月底。这是记者11月15日从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的。
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现象较为猖獗。去年,国家林业局对全国200个县级单位2004年以来的2339个占用征用林地项目的检查结果显示,全国非法占用征用林地数量巨大,先占后审和少批多占的项目占被检查项目总数的1/3以上,且占用征用林地形式多样,造成严重后果,大量林木资源惨遭破坏、流失,甚至使原有植被、土壤等受到毁灭性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殆尽。鸟类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现象屡禁不止,且犯罪手段恶劣,危害严重。这些违法犯罪活动都严重扰乱了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秩序。
为有效遏制破坏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保护好森林资源,从11月1日起,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绿盾行动”。经过半个月的摸底调查,目前行动已进入集中打击整治阶段。
这次行动的总体目标是,打击犯罪,保护资源,教育群众,锻炼队伍,规范管理。重点打击对象是:毁林开垦和采石挖沙、开矿建厂等开发项目中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道路、电力等工程建设中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非法占用林地引发的盗伐、滥伐林木行为;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以及走私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非法猎捕、经营候鸟的行为。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在会上指出,林地和野生动物资源在林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大打击力度,有效保护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国际承诺、树立我国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林业部门地位、树立林业执法威信的有效载体。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这次行动作为林业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要实践,作为检验林业部门依法执政能力和森林公安队伍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行动取得预期成效。
雷加富要求各地加强对行动的组织领导,突出重点,依法办案,加大打击力度,力争突破一批大要案件,切实保护林地和野生动物资源。要完善防控体系,提高防控能力,有效预防林地和野生动物案件的发生。要建立健全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林地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经营利用更加合理、规范。
据了解,行动开展10多天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国已出动森林公安民警及其他林业执法人员7.6万余人次、车辆1.4万余台次,查处林地和野生动物案件5164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986人,收回被非法占用的林地452.1公顷,收缴木材7255立方米、野生动物3.2万只(头)、野生动物制品404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