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新疆昌吉州“科技兴新素质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9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新疆昌吉州在“科技兴新素质工程”第二期第二阶段(2002~2005年)的实施中,一是改进培训方式,与高校联合办学,先后有2658名青年农民接受高校畜牧业技术培训。仅呼图壁县就选派120名乡村后备干部到大学进行学历教育,1000名农牧民到新疆农业大学进行系统培训。组织龙头企业介入培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原料质量标准编写培训教材和宣传材料,深入乡村,培训种植、养殖农户。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试点工作,推广应用光彩信息机600台。利用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星火学校、成职教中心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采用科技特派员和专家大院开展农牧民培训。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培训。自2004年起,将每年8月确定为“科技活动月”,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选派领导干部到新疆大学、中科院新疆分院等单位开展专题学习。今年利用第三次“科洽会”、“装备制造业专家论坛”、“百名院士进学校”等重大科技活动的机会,扩大了科技培训的范围和效果。三是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培训。选送与重点产业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党政干部到国外、内地学习,邀请国内外专家对科技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对原料基地农民进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呼图壁县每年拿出50万元将全县奶牛养殖区的农民送到新疆农业大学集中培训1个月。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形成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科技示范户16045户,畜牧防疫、冷配员2658人,新聘农民技术员1539名,95%的农牧民家庭中有一个“明白人”。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7项,引进新品种246个,改良牲畜13万多头(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畜禽良种率达85%以上,建立118个无公害生产基地,有48个农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三是劳动力转移加快。全州共培训5.89万人,转移就业率达93.9%。四是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全州247名科技特派员中81%来自本州,人均服务范围扩大,效益进一步提高。五是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有44家企业被国家和自治区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产品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

 
 
 相关链接
· 新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走遍天山撒科技火种
· 新疆兵团与上海签订后十年人才开发合作协议
· 新疆政府驻外机构加快与国内外政务信息交流步伐
· 新疆将制定1500项农业标准
· 新疆兵团落实科学发展观 “节水革命”见成效
· 新疆兵团农一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建设现代化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