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十五”期间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渐现生态效益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8日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十五”期间内蒙古生态建设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集中推广、运用防沙治沙技术,取得明显效益。

    近5年内,在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区内,内蒙古主要推广了飞播治沙造林技术、沙地生物经济圈技术、植物再生沙障技术、“两行一带”造林技术等12项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国家林业部专家评估认为,在上述项目区内,植被与其它固沙物覆盖度由治理前不足40%达到了85%以上,退化草地的产草量增加了40-75公斤/亩,优良牧草比重增加1.3倍,有效降低了地面起沙扬尘,遏制了项目区沙地活化、流沙蔓延,缓解了沙尘危害,提高了土地绿色生产能力。同时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了变化,项目区内昔日“生产用地”大面积转变为如今的“生态用地”,生态与生产用地比例由3:7转变为目前的7:3。

    有关专家认为,防沙治沙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不仅更新了生态建设思路,也提高了生态建设效益。

 
 
 相关链接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强防沙治沙工作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 科技部对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验收
· 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