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安全监管总局通报近期非煤矿山及治金行业事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07日   来源:安全监管总局网站

安监总管一[2006]11号

关于近期非煤矿山及治金行业事故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2005年,全国非煤矿山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据调度统计,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928起,死亡2342人,同比减少320起、357人,分别下降14.2%和13.2%。

    但是,近期非煤矿山连续发生坍塌、透水、中毒等事故,冶金企业多次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

    2005年12月13日4时左右,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矿山镇会泽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铅锌厂炭山丫口九号坑发生气体中毒事故,造成117人中毒。

    2005年12月14日13时30分左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定远盐矿矿区发生塌陷事故,塌陷面积约4000平方米。

    2005年12月29日7时左右,山东省蓬莱市河西金矿有限公司8号井一中段发生透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

    2006年1月6日9时51分,贵州省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氧气厂在对3#制氧机组空分塔进行检修时,约1300立方米的珠光砂从塔底人孔处喷出,正在现场施工的作业民工多人被掩埋,造成7名女民工窒息死亡,24人入院治疗。这是贵州省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继2005年4月4日炼铁厂二号高炉检修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死亡8人、重伤3人、轻伤8人后,又一起重大事故。

    2006年1月10日9时左右,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呈钢钢铁公司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6人中毒。

    这些事故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职工安全素质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应急救援处置不当,以及非煤矿山及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等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遏制非煤矿山及冶金行业重大事故多发的趋势,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现要求如下:

    一、继续加大非煤矿山整治力度。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年整治的重点矿种、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改善和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按照统一部署,加强联合执法,及时关闭未按期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的矿山和限期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对已关闭、吊销证照的矿山,要注意跟踪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要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二、加强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字[2005]172号),加强队伍建设和日常监管,建立支撑体系,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保障安全投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非煤矿山及冶金企业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开展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严禁违法、违章组织生产;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和相关责任单位的统一协调、管理,进一步明确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安全职责;杜绝侥幸心理,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在试生产、检修和复工时发生伤亡事故。

    四、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相关的器材、设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职工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训,防止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出现次生事故。

    五、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对于已发生的事故,有关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认真落实贯彻以上要求,并迅速将本《通报》转发至本省(区、市)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辖区内各相关企业,并监督落实。

二○○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相关链接
· 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公布几起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结果
· 安监总局煤监局发出《关于近期几起隐瞒事故的通报》
· 我国近年来共处理非煤矿山事故责任人286名
· 安监总局出台五个配套办法贯彻国务院特别规定
· 李毅中在湖南省衡阳市督查煤矿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