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山西省教育厅公布实施促进教育发展八项重点工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9日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一)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建立起中小学校舍建设、维修和内部设施配置的长效机制。继续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07年基本消除三级复式及7人以下小学和两轨以下初中,城市和县城所在地基本解决学生入学难、班容量大的问题。到2010年,力争80个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

  (二)职业教育发展工程。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加强职业学校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和教学领域的改革。力争每个县(市)都办有一所标准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所有设区市建成3—5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全省建设一批示范性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示范专业。

  (三)高等教育强校工程。引导高等院校科学定位、分层次办学,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整体功能和办学实力。加强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努力建设好一批大学。重点建设50个国家和省重点学科,建设若干国家或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支持和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拔尖创新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遴选、建设一批本科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品牌专业和精品基础课程。开发和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四)科教兴乡兴县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与科技、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完善科教兴县的内容和目标,到2007年全省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县达到科教兴县标准。到2010年,实现点上深化、面上推广,更好地促进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

  (五)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工程。围绕优化高中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水平,稳步建设一批示范性高中学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调整高中学校布局,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标准较高的高中学校。扶持、改造一批薄弱高中。扶持一批条件较好、办学规范的民办高中。

  (六)德育工程。加强德育示范学校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力争使90%的县区都有一所综合性的多功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鼓励和支持各市建设一批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和劳动基地。扶持建设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创建一批文明单位。

  (七)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快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到2007年所有中学拥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拥有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教学点拥有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省级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加快对山西教育科研主干网的升级改造和开发利用。建设大中专学校数字化校园和大型仪器设备、图书情报资料网上共享系统。建设全省教育电子政务办公平台。

  (八)助困保学工程。争取财政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完善政策制度,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到2007年对全省农村和城市特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费补助。逐步建立起高中阶段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机制,健全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资助体系。

 
 
 相关链接
· “十五”期间教育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完成
· 浙江省明年将全部免收初中和小学生学杂费
· 财政部拨款36.9亿保障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 上海今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