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委获悉: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天津市积极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决定采取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非生产性收入和做好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等四项有力措施,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今年,天津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的带动能力。年内将使75%的农户进入到农业产业化体系,并使40%农户加入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中。
积极扩大农民就业。今年天津市要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就业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创业、就业竞争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增加农民非生产性收入。今年天津市完善“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机制,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将土地、企业等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方式量化给农民,使农民变股民,增加农民股金收入。
切实做好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工作。今年内天津市将制定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五年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一方面对低收入群体中的贫困户加大社会保障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健全帮扶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记者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