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文化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孙家正主持学习、讨论,并且强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发表以来,在文化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按照德艺双馨的标准要求自己,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
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大家进一步指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概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鲜明表达。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还指出,加强荣辱观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紧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文环境。
孙家正在学习讨论时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各文化单位和全体文化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融入文化工作,让它贯彻于文化建设的具体环节中,体现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针对文化工作实际,孙家正强调,要加强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取向的文艺创作和演出,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充分运用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努力利用各种现有的文化阵地,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坚持文化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工作重点在农村,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农民,提倡新风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担负起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责任;要重点加强对青少年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提供文化服务,引导广大青少年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于弘扬正确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文化环境;要继续实施重大文化项目,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建设,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孙家正特别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广大文化工作者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孙家正还就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提出要求并做了部署。(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