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19-20日在融水召开的广西区直、驻邕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在定点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去年广西130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得到较大提高,进一步要求广西定点扶贫工作,围绕“整村推进”扶真贫、真扶贫,为群众谋出路。
广西柳钢(集团)公司定点扶贫工作队队员封家运从2003年来到融水香粉乡雨卜村,常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年多来,在他的发动和带领下,落后的小山村不仅通电通公路,群众喝上了干净的水,用起了沼气,还有了产业收入。老封每年自掏腰包资助村里的三名苗族贫困生读书。像老封这样在广西的区直、驻邕中直单位定点扶贫的工作队员已经有438人。
通过工作队的引导,贫困村农民摆脱了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起科学种养、追求效益的种养理念,生产技能不断提高。2005年广西区直、驻邕中直定点帮扶的贫困村,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去年各帮扶点共修道路500.6公里,建人引工程217处,修建沼气池4802座,帮扶点94.5%的农户用上了电。各帮扶单位把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相结合,不但“输血”而且“造血”。工作队和群众一道找准适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着眼点,为他们建立起贫困村的自我发展新机制。
广西区直、驻邕中直单位定点扶贫的贫困村部分是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广西区直、驻邕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现场会要求各定点扶贫单位,要按照自治区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对所帮扶的贫困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分析,确定工作重点。除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要给予重点扶持外,各有关部门还要安排涉农资金,重点支持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已竣工的基础设施,扶贫工作队员要组织群众建立管护机制。各扶贫工作队要注意掌握产业信息,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抓好示范,做好种苗供应、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规划好贫困农户与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之间的对接。各定点扶贫单位要围绕主导产业,对贫困农户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培训基地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进行转移就业培训。(记者 刘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