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云南省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全方位破解农民看病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22日   来源:云南日报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傈僳族老人李秀珍,患风湿关节炎20年并发严重的骨质疏松,去年10月不慎摔断左侧胫腓骨入住维西县人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下乡医疗队在该县开展医疗服务时得知后,为老人在县医院进行了维西首例自体骨移植手术,费用不到在昆明手术的一半。而在过去,李秀珍老人通常要被转到大理或昆明诊治。这只是云南省近年来破解农民看病难的一个缩影。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十五”期间,全省各级政府投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5999万元,建设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194所,乡镇卫生院954个,村卫生室1600个,对大部分的乡镇卫生院进行急救设备、产科、外科等医疗设备的配置,使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达到6000多台。同时,全省各级财政还安排685.8万元的贫困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农村贫困人群看病就医。目前,县、乡、村从医疗到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明显改善。今年,省政府再次将“改造30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500个边疆民族贫困村卫生室”列入十件实事,进一步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2003年6月,云南省率先启动了20个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规模为全国之最。截至去年底,20个试点县共有602.51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81.4%。两年多来,20个试点县共有1156.35万人(次)得到医疗费用减免和补偿,合计减免2.91亿元。今年,云南省又新增32个试点县,参合农民达1419万人,参合率达85%,筹集合作医疗基金5.95亿元。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水平将由过去的10元/人提高到20元/人。

    针对农村医疗人才缺乏、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的实际,云南省提出建立对口支援制度、建立巡回医疗制度、建立城市卫生机构向农村卫生机构推广先进技术和适宜技术制度、积极挖掘中医药宝库,大力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立考评和奖励制度等“六制并举”的措施加强卫生支农工作;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选派532名医疗技术骨干和高年资医师到80个贫困县开展医疗卫生服务。2003年∽2004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选派了301名优秀医学院校毕业生到73个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工作;组织383名县以上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组成医疗队,深入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同时,大力开展以在职乡村医生为主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逐步实现了乡村医生中专化、乡镇卫生院医生大专化、县以上医院医生本科化,为乡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医疗人才。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住院率由2003年的3.14%提高到去年底的4.44%,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比例由37.7%提高到51.65%;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比例由47.7%提高到74.08%。(记者 刘熙 王廷尧)

 
 
 相关链接
· 江苏:农村医疗推新举 医生不下乡不得晋升
· 重庆市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
· 辽宁绥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农民看病难题
· 贵州省“十五”期间16万农村人口得到医疗救助
· 海南发意见要求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