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现场会在福建泉州召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23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根据预测,2006年地质灾害可能频发,地灾群测群防形势偏紧。突然袭来的“珍珠”台风,已经让人们经受了考验。5月22日上午,全国地灾群测群防现场会在福建泉州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出席会议。会议全面部署了全国地灾群测群防工作,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地灾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加强领导,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议各省、市、县政府在签订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政府目标考核责任书时,把地灾防治中的群测群防工作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推进地灾易发区的县(市)政府、乡镇(街道)政府成立负责地灾群测群防工作的领导机构,把本辖区内的防灾工作责任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到人,确保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上都有人抓、有人管。

    ——查清灾点,夯实群测群防工作基础。部计划在3年内全面完成全国山区丘陵区地灾普查工作。要求省(区、市)厅(局)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要加大普查的力度和速度,增加普查投资,打破目前普查工作进展相对缓慢、周期较长的局面,迅速组织开展地灾调查。

    ——编制预案,明确群测群防工作程序。对一些危害较大的地灾隐患点也要制定包括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等详细内容的隐患点应急预案,并制作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每户受灾害威胁的居民手中。

    ——建立队伍,加大群测群防工作力度。这方面,安溪已经树立了好的典型,全国其他地灾多发区的县(市),有条件的,也应组织民兵建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应急抢救队伍,确保群众性的应急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监测,推进群测群防工作到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充分发动县(市)政府、乡(镇)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对本辖区的地灾情况进行调查、巡查,对发现的地灾隐患点要及时实施群众监测。促进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的建立。为了推进群测群防工作,对监测、巡查、报灾、预警有功人员要给予奖励。

    ——速传信息,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效率。要拓展信息发布途经和形式。有条件的省份可以设立专门的台站,专业发布防灾信息,暂无条件的省份,要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通信设施,利用手机群发功能,及时、快速地传递信息。当然,利用手机短信群发防灾预报信息时,必须有明确的对象,有规定的发布程序,不能随意发布。

    ——加强培训,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水平。加大培训的力度和广度,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知道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躲避路线。

    ——科技领先,再创群测群防工作辉煌。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结合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监测预警、灾情速报、信息发布、抢险救灾研制高水平的管理工作软件,研制高水平的仪器和设备。

    经过多年的探索,国土资源部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放在防灾工作的重要位置,将重点地区和汛期作为重中之重,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之路,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依靠群测群防,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700多起,及时转移了几百万人。

    会议播放了福建省抵御“珍珠”台风的录像,观看了泉州市国土资源局和安溪县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发的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演示。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在会上介绍了该省地灾群测群防情况。此前一天,代表们参观了安溪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安溪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安溪县官桥镇地质灾害监测站;实地考察安溪县金榜中学、龙桥崩岗区地质灾害治理点和潘田村地质灾害受灾群众异地安置点。

    来自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系统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记者 赵凡)

 
 
 相关链接
·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 贠小苏:8项措施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效保障三峡千里库区安全
·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强调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 我国将在三五年内完成全国县级地质灾害普查工作
· 我国投资100亿元处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