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卫生厅7日公布了2006年5月份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6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陕西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1733例,月报告发病率31.80/10万;报告发病数与去年同月比下降14.53%。
5月报告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8种8979例,与去年同月比下降21.48%;月报告发病率24.33/10万;死亡报告总数为8例。
与去年同月相比,乙类报告发病数上升的有:艾滋病、疟疾、梅毒、布病、流行性出血热;有10种传染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流脑、百日咳、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伤寒和副伤寒、淋病、猩红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炭疽5月发病与去年同期持平;乙脑、血吸虫病5月发病,去年同期无发病。
乙类报告发病数在前五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淋病,占发病总数的96.02%。
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中,肠道传染病发病1318例,发病占总数的14.68%,无死亡;呼吸道传染病发病3801例,发病占总数的42.33%,死亡4例;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129例,发病占总数的1.44%,无死亡;血源及性疾病发病3730例,发病占总数的41.54%,死亡4例。
5月报告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8种2754例,与去年同月比上升20.10%,月报告发病率7.46/10万,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在前两位的病种为: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占发病总数的82.53%。
夏季易发生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这两种传染病主要通过不洁食物和水传播,在学生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中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提醒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及时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及时报告疫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