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小麦跨区机收正在紧张、有序、高效开展,“三夏”生产进入高潮。6月9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赴河北农村调研,了解“三夏”生产进展情况。杜青林在考察中说,根据目前夏收进度和天气情况判断,今年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夏粮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预计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在河北省定兴县定兴镇西刘庄村,杜青林走进麦田,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村民韩福军详细询问今年夏粮生产情况。韩福军说,今年他家种了7亩小麦,都是优质品种。韩福军顺手拽了一穗小麦捻开给杜部长看:“你看看,穗大粒满,今年收成赖不了!”正在旁边锄地的村民徐福田对杜部长说,他们村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023亩,比去年增加了23亩;前两天进行了测产调查,今年小麦单产可达452公斤,比去年提高了43公斤。杜青林听到这里非常高兴,他鼓励村民继续多种粮,种优质粮,学会科技种粮。杜青林对随行的人员说,我们要认真落实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保护和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在高碑店市军城办事处崔中旺村,杜青林深入到田间地头,向示范户、技术指导员、专家详细了解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情况。技术指导员祖茂堂告诉杜部长:“我们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20个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20个农户每户再带动20户。”技术指导员杨廷顺说:“我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了,我们的培训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了,老百姓非常欢迎,科技入户深入人心!从技术指导的效果看,今年夏粮肯定丰收!”
杜青林非常关心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他关切地询问崔中旺村的村民宗桂萍:“你还有哪些困难,小麦今年浇了几遍水,各种补贴能不能按时拿到,今年有没有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夏收准备得怎么样了?”宗桂萍一一作了回答。杜青林满意地点点头,告诉她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农业部门将为你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考察结束时,杜青林告诉记者,截至6月8日,全国已收小麦约2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60.1%,进度比去年同期快6.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跨区机收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今年机收水平将超过80%。今年夏粮生产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面积稳定增加;二是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小麦优质化率将首次超过50%,预计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54%,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杜青林说,今年夏粮生产之所以能在气候异常的不利情况下再获丰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今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增加,特别是首次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和农资增支综合直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管粮的积极性。二是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各地深入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特别是国家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覆盖小麦总面积的近1/3,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快了良种良法配套进程,小麦良种普及率达到94%,促使粮食增长方式转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轨道。三是优势区域规划实施成效明显。强筋、中筋、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小麦优势区域集中度达到88%。四是病虫害防治到位。各地加大防灾减灾力度,特别是采取关口前移、统防统治等有效措施,防止了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大暴发、大流行,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杜青林强调,虽然夏粮取得好收成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夏粮仅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5左右,要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目标,大头在秋粮。杜青林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粮食生产仍然面临许多困难,特别是干旱和洪涝灾害加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等等。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务必立足抗灾夺丰收,强化防汛抗旱措施,扎实推进“三夏”工作,确保春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今年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