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义副部长在中国—东盟工伤保险高层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加强交流 增进了解 共同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尊敬的贝斯瑞先生,
东盟各国的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中国—东盟工伤保险高层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国官员、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作出重要贡献的东盟秘 书处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承办本次研讨会的山东省劳动保障厅、青岛市劳动保障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全面推进,双方不仅政治关系良好,经济合作进展迅速,而且在社会领域,包括在社会保障领域也建立了务实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同属于亚太地区,发展水平、社会结构近似,双方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使命,都高度关注社会保障、就业、职业培训、劳动关系等涉及广大劳动者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合作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新的重要合作领域。近年来,中国劳动保障部已连续出席了东盟+3部长级会议和高官会。2001年11月,我们举办了中国—东盟社会保障高层研讨会, 2003年8月,我们在广西柳州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为主题进行了研讨,2004年10月,我们在珠海召开了中国与东盟失业保险与就业服务研讨会。这一系列活动,不断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劳动保障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联系网络。通过交流,我们不仅借鉴到了东盟部分国家在劳动保障领域的有益经验,同时也向东盟各国介绍了我们的改革成果,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多边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我们这次在中国青岛召开高层研讨会,就工伤保险的问题进行研讨,是中国与东盟在劳动保障领域合作的继续与深化。工伤保险的有效实施对中国和东盟各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优先发展经济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矛盾。如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减少劳动者的职业伤害,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遇到的问题。东盟大多数国家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开始进行工伤保险立法,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工伤保险制度,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盟各国的经验对中国工伤保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工伤保险事业。中国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工伤保险立法步伐,完善政策体系,扩大覆盖范围,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工伤保险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工伤保险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体会,愿意与各国同仁分享:
——应当坚持广泛覆盖。广泛覆盖是社会保险的内在要求,按照大数法则,只有广泛覆盖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共济,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险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把稳定就业的人员纳入覆盖范围,还要把流动就业的人员特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农民工纳入覆盖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说,流动就业人员的工伤风险更大,更需要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到今年4月,中国的工伤保险已经覆盖了8700万人,成为世界上工伤保险覆盖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农民工、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保,推进事业单位和乡镇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力争在2010年覆盖人数达到1.4亿人。
——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工伤保险作为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同时企业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商业保险等其他保险形式可以作为补充。职业伤害会给劳动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失,给用人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和压力,这些困难和问题靠一般的商业保险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职业伤害问题一直被各国政府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164个国家实施和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实施的广泛性充分证明了在职业伤害保险领域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工伤保险就是围绕人的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服务的,相应地,工伤保险的政策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此,我们要着重加强工伤保险的基础管理和政策措施细化工作,在工伤保险的参保环节提供更为快捷的服务,在工伤认定环节实施更为便利的政策,在劳动能力鉴定环节采用更为便捷的程序,在工伤待遇补偿环节采取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对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职工逐步实现社会化服务,为用人单位和职工提供周到、方便、贴心的服务。
——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康复。建立工伤预防、待遇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险制度,是中国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目标按照国际劳工组织专家的估计,每年职业伤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2.5%-4%,而职业伤害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困境更是不言而喻的。正是从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出发,工伤保险不能仅限于对受伤害者的经济补偿,而应当向工伤预防延伸,避免和减少职业伤害。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广州、南昌等城市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职业康复模式,通过工伤康复,提高和恢复伤残职工的劳动能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并实现再就业。
——应当提高管理能力。工伤保险技术性、专业性很强,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伤保险管理能力的大小。因此,不断增强工伤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提高工作能力,是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工伤保险领域,既要有完善的法规、健全的标准,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工伤保险案例分析的作用。因为工伤保险的个案千差万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工伤保险个案,因此对工伤保险典型案例的分析,成为我们做好工伤认定等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方法。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和东盟之间经济和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在劳动保障方面的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宽。希望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专家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次高层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劳动保障领域的交流,努力促进中国与东盟良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
预祝中国—东盟工伤保险高层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