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江苏紧急通知做好苏北及里下河地区防洪排涝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4日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做好苏北及里下河地区防洪排涝工作。

    6月29日起,苏北地区及里下河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一般在150毫米至350毫米,4天累计雨量最大为宝应400毫米,超过200毫米的还有大丰376毫米、楚州341毫米、泗阳341毫米、洪泽335毫米等13个县(市)。受集中性降雨影响,里下河兴化今日16时水位已涨至2.75米,超过警戒水位0.75米,为1991年以来的第二高水位,仅次于2003年的3.24米。射阳镇、建湖、盐城水位分别为3.07米、2.70米、2.44米。超过警戒水位1.07米、0.90米和0.94米;白马湖水位7.68米,宝应湖水位7.41米,分别超过警戒水位0.18米、0.41米。里下河、白马湖、宝应湖、洪泽湖周边、灌溉总渠渠北、微山湖湖西等地区受涝严重。同时由于淮河上中游地区也出现暴雨过程,淮河干流来量已加大至3230立方米每秒。今日洪泽湖总入湖流量为6962立方米每秒,洪泽湖水位已上涨至12.73米,超过汛限水位0.23米。

    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4日至6日江苏省江淮之间仍有暴雨过程,局部大暴雨,防洪排涝形势日趋严峻。为切实做好当前防洪排涝工作,省政府紧急通知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汛情的严峻性,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做好当前的防洪排涝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同志要深入防洪排涝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抗灾救灾工作。二、千方百计抢排涝水,尽量降低涝灾损失。沿海四港要抢抓时机,利用低潮位加大排水流量,江都、高港、宝应等水利枢纽要继续大流量抽排里下河涝水。白马湖、宝应湖、洪泽湖、总渠渠北、骆马湖、微山湖等受涝地区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架设临时机泵抢排涝水,最大限度降低涝灾损失。三、严密防守,确保淮河泄洪安全。要切实加强淮河入江水道等行洪河道和病险水库巡堤值守,保证泄洪安全。一旦发生险情,立即组织抢险,确保工程安全。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抓紧落实已制订的各项防洪预案,落实防汛抢险物资、抢险队伍。四、精心安排,做好受涝地区的救灾工作。要抢抓雨止间隙,突击清理疏通沟渠,排涝降渍。加强在田农作物管理,因苗追施肥料,进行化学调控,做好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对因灾失收田块,尽快改种其他作物,尽量减轻损失。要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五、加强预测预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天气变化,搞好水利工程调度。当前要加强淮河及里下河地区洪涝的调度,确保防洪排涝安全。各级防汛指挥部门要加强防汛24小时值班,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遇到重要情况,要立即上报,并按照防汛预案要求,果断决策,及时处置,确保防汛安全。

江淮及苏北出现连日高强度降雨江苏省启动重点水利工程全力排涝

    记者3日从江苏省防办获悉,江苏省江淮及苏北地区连日出现高强度降雨,相关地区由旱转涝,省防指及时启动水利工程,由抗旱调水转为抽排涝水,有效缓解集中降雨造成的涝情。

    6月29日至7月3日,全省江淮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大丰、宝应、楚州等多个市(县)累计雨量超过200毫米,雨量最大的宝应等县接近400毫米。受集中性降雨影响,苏北里下河、白马湖等地区部分河道水位上涨较快,里下河地区兴化、盐城、建湖、射阳等站水位均超过警戒线。同时,受上游降雨影响,淮河上中游地区将有30多亿立方米来水进入洪泽湖。

    为保证洪泽湖地区防洪安全,3日6时江苏省防指调度三河闸开闸泄洪,10时起泄洪量加大到4000立方米每秒。为支持里下河等地区排涝,江苏省防指及时关闭了向苏北地区供水的二河闸、淮阴闸、淮阴站等闸站,调度江都站、泰州引江河高港站抽排里下河涝水,沿海四大港也全力排水。淮安站、石港站也开机全力抽排白马湖、宝应湖涝水,入海水道沿线各闸抢潮排水。值得关注的是,新近建成的南水北调宝应站工程,1日下午15时起开机翻水,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加大抽排流量,这是南水北调宝应站工程首次发挥防汛排涝功能,为有效减轻里下河地区雨涝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省级储备的机动排涝动力也已紧急增援各地抢排涝水,目前已有150台(套)机泵调运到了高邮、兴化、金湖、楚州等受涝严重地区。省防指已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扬州、泰州、盐城、淮安,指导当地防汛排涝。(盛家宝 陆 剑)

 
 
 相关链接
· 江苏省防指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梅雨期防汛排涝工作
· 江苏省组建120万人防汛抢险队积极备战汛旱灾情
· 江苏省36个县(市、区)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
· 第五届苏北实用技能人才交流大会7月15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