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生产总值1776.08亿元,同比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91亿元,增长29.9%;全区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14.1亿元,增长4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5.9亿元,增长15.6%……这一组来自自治区统计局的数字,足以证明今年以来自治区经济总体上承接了“十五”以来的大好来势,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势头。
优化结构 产业协调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区各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得到明显改善。畜牧业在农牧业中的比重、特色优势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新兴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均进一步提高,而且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农牧业生产投入增加,畜牧业稳步发展。年初,自治区政府考虑到柴油、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决定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用生产资料的综合补贴,全区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各类补贴共12.05亿元,比去年新增近6亿元。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使自治区在春季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94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6600万亩,增加80多万亩。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56.8万吨,同比增长10.6%;牛奶产量313.5万吨,增长28.4%。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区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34亿元,增长21.3%。
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呈现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工业开发区龙头带动作用强劲的喜人局面。上半年,呼包鄂“金三角”地区依然是拉动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400.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8%。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6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1.7%。重点工业开发区集聚效应明显,1至5月份,20个重点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9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6%;60户重点工业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实现利润2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5%。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交通运输持续增长;商贸流通繁荣活跃;金融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已获国家银监会批准组建;成功引进了合众、安邦两家保险公司。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保压并举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上半年,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做到该压的决不姑息,该保的全力扶持,有力推动了全区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列入国家第一批试点的4家单位的项目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包铝偏析精炼法生产精铝锭和包钢2号、5号高炉煤气余热发电工程列入国家第一批备选项目计划。关闭了一大批“五小”企业,淘汰压缩了大量落后的生产能力。到6月底,已全部完成812处小煤矿关闭任务,压缩产能2400多万吨;关闭电石、铁合金企业64户,淘汰产能36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17台,容量6.6万千瓦。工业投资稳中趋降,理性增长。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784.9亿元,同比增长46.2%,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7%。
工业重点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今年自治区新开工项目多,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投资规模大的工业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新开工的煤炭项目9个,在建的电源项目38个,在建的化工项目20个;交通建设方面,在建铁路重点项目12个,重点公路项目19个;包头机场、满洲里机场飞行区也已开工扩建。为了确保一批重点项目按期建成投产,上半年自治区又确定了2006年亿元以上拟建成投产工业重点项目153项,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为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
扩大开放 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自治区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外各大商家在自治区争相抢占商机办企业,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上半年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79个,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577.3亿元,同比增长53.7%;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5.45亿美元,同比增长68%。引进资金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技术水平先进的化工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落户自治区。“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上半年批准境外投资企业7家。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9.2亿美元,同比增长33.6%。
特别提出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上半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这是构建和谐内蒙古的重要体现。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今年以来全区各地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就业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上半年累计新增就业11.9万人;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居民增收;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与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1元,同比增长8.9%;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025元,同比增加294元,其中出售农畜产品收入1520元,占总收入的75%。 (李文利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