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各地工商行政部门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处罚力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6日   来源:工商总局网站

    今年上半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普遍强化了对媒体监测监管的同时,加大了对虚假违法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主“两头”的处罚力度。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全省49种期刊,以及报纸、电视的集中监测,针对部分补肾壮阳产品广告违法宣传突出现象,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停止了海王全鹿丸、养精强肾胶囊、美国豹博007增长液等32种产品的广告发布。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沈阳晚报》、《辽沈晚报》、辽宁电视台的辽宁综合台、沈阳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辽宁电台新闻台等媒体亦给予了相应处罚。对石家庄平安医院、沈阳万佳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指导医院广济中医院等的典型违法医疗广告,该省以辽宁省整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名义向社会公告,将停止违法单位医疗广告的内容在全省主流媒体连续两天进行通告,有效地增加全社会对虚假违法广告的了解,使广告发布者期望通过违法广告发布获得“知名度”的企图难以实现。而对违法主体实行的退出机制,也令违法广告主、相应的广告代理公司心存顾忌,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医疗广告、药品广告、保健食品广告的虚假违法发布势头。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把整治新闻媒体广告作为专项整治的关键,全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省局“冒头就打,严防反弹”的要求,始终保持了对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了海峡都市报社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整形美容广告、漳州市”博爱门诊“广告、长泰县的”协和门诊“等等医疗广告案。其中对“漳州市同仁眼科医院”违法广告的两家发布者和广告主的同时处罚,使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看到了虚假违法广告出笼后带来的具体后果,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省工商局和省纠风办深入媒体进行联合约谈和当面警示的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由于单纯处罚单位而不影响个人所带来的虚假广告难以治理的难题。

    针对执法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医疗广告中出现的专业术语问题,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专门在省内医院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医疗广告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的权威作用,先后认定并叫停了清华眼宝明目贴、好视力眼贴、眼大夫眼贴、杭州华夏医院“免疫平衡调节微创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虚假违法广告。对“湖州吴兴博爱门诊部”、“嘉兴曙光中西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了坚决查处。在对媒体监管方面,浙江省宁波市工商局在宁波市国资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将工商部门对媒体广告监测的信用指数纳入了媒体领导班子基准年薪考核内容,在当地媒体内部引起很大震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媒体广告的领导责任制的落实。

    此外,黑龙江省工商系统对虚假违法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整治的交叉检查和市级工商局与各工商分局责任状的签订;上海对重点媒体的重点监测,和对广告发布预警机制的完善,以及甘肃、内蒙古、陕西、云南等地工商部门结合各地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也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虚假违法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发布,使该类虚假违法广告发布率呈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据今年上半年统计,重庆市该类虚假违法广告又下降53个百分点。上海对4月~5月1208条医疗广告的检测中,仅发现9条违法医疗广告,药品广告违法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保健食品广告违法率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辽宁省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发布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福建、山东、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地的虚假医疗广告、药品广告和保健食品广告的违法发布率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关链接
·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
· 工商总局: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