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获水利部批准实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4日   来源:天津日报

    从天津市水利局获悉,日前,《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已获国家水利部、市政府正式批准并开始实施。市政府在批复中称,该《规划》是指导天津市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天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加上入境和外调水量,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70立方米,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天津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坚持全面规划,通过政府调控、公众参与,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经济调节、指标转让,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等机制的建立,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被国家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和南水北调受水区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进一步搞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全面、科学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服务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天津市编制了《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规划到“十一五”末,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基本建成节水型城区,全市初步构建起节水型社会框架体系,整体节水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万元GDP用水量降至55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9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到0.73以上;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深层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缓解,重点水生态系统基本需水得到一定程度保障。《规划》提出,本市将通过水权制度、水资源管理、节水型产业、经济调控、公众参与、多水源调配与利用、各业微观节水、水生态环境保护、节水法律法规和科技体系与节水产业等十大体系建设,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记者 李玉峰)

 
 
 相关链接
· 中华环保世纪行:先进节水技术推广“堵”在哪儿?
· 北京市总结节水经验归纳出五种节水模式加以推广
· 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取得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