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天津建立六项长效帮扶机制支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5日   来源:天津日报

    新学期开学前夕,天津市教委就收到了30多份天津市农村中小学要求特级教师讲学的订单。今年天津市各项农村支教工作正在全面顺利地展开,城镇赴农村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已经完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天津市城乡教育均衡化,自去年暑期开始,天津市组织实施了“支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从建立制度入手,通过六项长效帮扶机制,把提高农村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和培养骨干教师作为支教的落脚点。

    据悉,这次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第一是建立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帮扶制度。天津市将6个市区及市教委直属学校与12个农村区县结成对口帮扶关系,组织城市百所中小学对口挂钩百所农村中小学、百名城市教师支援农村中小学。如:和平区与蓟县结成对口帮扶关系。一年来,和平区除了选派骨干教师到蓟县农村顶岗任教外,还主动帮助蓟县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提高管理水平,去年,蓟县40名校长到和平区挂职锻炼一年;南开中学与宁河县建立了帮扶的关系,南开中学由校长带领各学科教研组长到宁河县与对口学科的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传授教学经验。

    第二是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镇任教服务期制度。市教委把选派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地区中小学顶岗任教作为支援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2005学年,天津市选派了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的骨干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从事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并实行了干部、教师交流服务期制度,去年共选派了364名教师到农村支教。

    第三是建立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从2005年起,各区县新招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原则上都要到农村学校锻炼一年。去年,天津市共有18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派遣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第四是建立特级教师送教上门讲学制度。为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天津市积极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根据农村地区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订单式讲学”方式,送教上门。与以往讲学不同的是,此次特级教师讲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农村地区教师提出的,根据特级教师的业务专长,将讲学订单送交授课的教师,经认真准备后,送教上门。去年市教委先后组织了六批特级教师,到农村地区举办了18次讲座,深受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第五,实施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市教委提出了实施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明确规定:对被录取的乡镇中学教师,经区县与本人签订长期在乡镇学校工作的协议后,由市教委资助教育硕士培养费的三分之一。

    第六是建立支教津贴补贴制度。去年市教委拨专项经费 100余万元用于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并明确规定:凡流动、支援到农村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干部、教师,均与当地教师一样,享受农村边远工作津贴、补贴政策(浮动一级工资);对选派到农村学校的人员每月享受 300元的生活补助和 200元的交通补贴;对受援的百所中小学校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用于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一系列举措使城市和农村教育实现互补双赢,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记者孙刚)

 
 
 相关链接
· 天津财政拨付7310万元提升农村中小学校教学水平
· 天津启动农村体育"五个一工程"提高农民健康素质
· 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将与农村城市化建设同步推进
· 天津启动“百万中专生计划”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
· 天津市五年内将斥资2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天津: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每月补助不低于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