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第22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由当代20位名师联袂写作的《教育家成长丛书》成为奉献给全国广大教师的礼物。
9月7日,《教育家成长丛书》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聚集一堂,共同研讨交流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教育家成长的规律和特点,研究支持教育家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丛书”的出版是全国教育战线的一件喜事。在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话和给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女儿回信精神的今天,研讨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具有重要意义。他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得到认同,形成共识。办好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教师,时代呼唤大批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当前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袁贵仁强调,要认真研究总结并大力宣传广大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整个教育战线的共同财富,要对他们的思想、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一项极富创新而且很适时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好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希望更多的名师去讲学,向广大教师传授经验和体会,引导更多的教师少走弯路,使更多的教师获益。
袁贵仁说,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的教育家,希望更多的教师成为教育家。他说,教育家既应有学识的魅力,更要有人格的魅力。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志存高远,把教育当成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要充满爱心,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沃土中不断成长;要富有创见,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家成长丛书》于2004年教师节批准立项,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丛书”主要从成长历程、教育观、课堂实践、社会反响四个方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优秀教师教育智慧萌芽、生成的过程,全景式反映名师成长之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实践过程。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向山西省忻州地区的中小学捐赠了这套“丛书”。
“丛书”的作者代表、教育界知名专家、教育部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等出席了9月7日的座谈会。(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