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力协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做出的各项决定,确保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通知》指出,零就业家庭主要是指在城镇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适龄劳动力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家庭。为帮助他们就业,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甘肃省将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省政府为此制定了稳定就业的标准,即被用人单位招聘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正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灵活就业人员,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省政府要求,今年要确保已认定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在3个月内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尽快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劳动保障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落实扶持政策,认真做好零就业家庭的审核、认定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财政部门要为持《再就业优惠证》的零就业家庭,按规定落实就业补助政策,及时拨付各项补贴资金;建设部门要统筹解决好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人员的经营场地问题,引导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工商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和再就业,为扶持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经营项目外,其他经营范围将为他们全面放开,工商部门还要为零就业家庭提供政策和信息咨询服务,并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税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税收减免中的有关问题,确保各项税收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物价部门要严肃查处针对零就业家庭的各项乱收费行为,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的零就业家庭成员,按有关规定免收管理类、证照类、登记类的各项事业性收费,减收鉴定、医疗、公路、教育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中介、交通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并对水、电、暖实行优惠;工会、妇联组织要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救助零就业家庭中的辍学女童完成学业,为零就业家庭中的“4050 ”人员、伤残人员和困难职工遗属创造就业机会,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从事第三产业;新闻媒体要对就业援助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切实让每个零就业家庭及其成员都了解和掌握援助政策措施,积极参与就业再就业活动。此外,省、市州、县区政府要设立零就业家庭援助公开电话,并在主要媒体、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动保障网站上公布,畅通零就业家庭成员的求助投诉渠道;各街道、社区要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情况定期在街道社区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记者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