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全国导游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30多万导游的代表—300余位全国模范导游员和优秀导游员共聚一堂。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主持会议。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杜一力,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国家旅游局纪检组组长王军出席会议。
邵琪伟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鼓励、培养、教育下我国一代又一代导游的成长历程和作出的贡献。他说,导游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回顾新中国导游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老一辈导游人员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和港澳台工作,为促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友好交往,作出了积极贡献;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广大导游员为国家多创外汇,推动旅游业向经济产业发展,努力奉献;上世纪90年代,广大导游员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努力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新时期,广大导游员服务于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为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发挥产业功能,努力贡献才华和力量。
新时期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导游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需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导游人员队伍;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导游管理服务体制和机制;按照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要求,需要全面提高导游队伍的服务水平。
按照以上要求,邵琪伟指出,目前,我国导游队伍存在三个不适应: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与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导游队伍结构与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与导游队伍发展现状不相适应。这三个不适应是在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所有问题都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逐步解决。
邵琪伟强调,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加强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以素质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为突破、加强服务为基础,着力加强导游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业务精湛、服务规范、执业文明的导游队伍,为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邵琪伟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国导游队伍建设,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准确把握四条基本原则:坚持把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坚持发挥旅行社企业和导游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完善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会上,明确了当前加强我国导游建设的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提升导游素质,不断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把导游素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导游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导游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优化导游队伍的结构,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二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导游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要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基本的导游执业保障制度。三是着力增强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导游服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导游执业规制建设;加快完善导游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全国导游网络化管理服务系统;发挥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努力营造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和谐环境,积极争取政府领导,推动相关部门、新闻媒体及行业、导游人员共同参与和谐环境的营造。
会上,国家旅游局对11名全国模范导游员和291名全国优秀导游员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导游员代表、旅游局局长以及人事培训、行业管理、质量监查方面的负责人共计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大会的召开,开创了我国导游工作的新局面,必将推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