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我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出席塔什干汉语教学研讨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01日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06年10月28日,由乌兹别克斯坦孔子学院和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共同主办的汉语教学研讨会在塔市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使馆负责教育事务的一等秘书刘谷泉出席了会议。塔什干一些大专院校、中学、学前机构及业余汉语教学单位的汉语教师近3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孔子学院院长哈姆拉库洛夫主持。东方学院院长阿卜杜拉耶夫做了主旨讲话。与会教师就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进行了认真研讨,同时还深入交换了教学经验和体会。一位从事汉语教学多年的老教师提出的教材不适问题及其相关建议,在与会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中方院长常文昌表示,孔子学院将向中国教育部反应这一情况。他同时还表示,孔子学院将开展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其目标是争取使该院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和中亚地区培训汉语教师的一个基地。

    于洪君大使代表中国使馆致词,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于洪君大使说,汉语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社会的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是世界上历史渊源最长、内在体系最严整、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异能力最强、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字的文字量异常丰富,早在西汉初期即有识字九千“乃得为吏”之说。清代初年编篡的《康熙字典》,收入汉字多达四万个。目前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汉字从古到今究竟有多少。就这一点而言,学习汉语的确很难。但另一方面,现代汉语已不再产生新字,普通人掌握三千常用字即可从事一般性阅读与写作。而且,汉语的电脑操作比目前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要便捷。从这一点看,汉语也有其独特优势。学习汉语并非“高不可攀”。于大使还谈到,教授汉语不单是读写汉字,还要学写文章,研究文学。中国人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画八卦、造书契”,古代文化典籍博大精深,现代文学著述更是浩如烟海。大家所从事的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乌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过程,其意义重大而又深远。他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乌兹别克斯坦乃到中亚地区培养出更多的汉语人才。

    会议结束后,于洪君大使代表中国使馆向与会者赠送了一批《新华字典》、《俄汉—汉俄精选词典》。

 
 
 相关链接
·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接受乌媒体采访
·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会见乌对外友协会长
· 我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参加乌信息空间建设圆桌会
· 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赴费尔干纳、安集延参观访问
·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赴塔什干参观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