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北京市投资19个京外发电厂以保证首都能源供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7日   来源:北京日报

    参控股优质电源点,煤矿坑口建电站。京能集团负责人近日透露,目前集团6成利润来自京外投资,未来仍将通过资本控制资源战略,在京外投资更多的能源项目,再过10年京外投资创造的利润将占80%。

    京能集团的前身之一是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是负责首都能源建设的大型重点市属企业。北国电成立于1993年,是在国家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成立的,成立时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通过与内蒙古合作办电,保证北京市电力供应,确保首都从1995年11月起不再拉闸限电。当时形象地称之为“9511”工程。此后,拉开了北京企业与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合作办电的序幕。

    截至去年底,京能集团累计在京外投资企业19个,其中包括内蒙古岱海、京隆、托克托等12个电厂,山西漳山等3个电厂,以及河北的三河电厂、宁夏发电集团等。

    京能集团董事长李凤玲表示:“我们现在进行的京外投资,一方面是基于首都能源安全战略的考虑,用资本控制资源,为解决首都电力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提供保证;另一方面是基于京能集团自身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

    由于北京本地受煤价、运输、环境等因素制约,直接建设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划算。京能集团通过“走出去”,在京外资源富集地区投资建设电厂,通过“点对网”或“网对网”的形式把电输送到北京,既保证了北京的电力供应,又可以享受坑口或路口电厂的低成本,并享受北京负荷中心的电价,这样就有利于实现京内市场和京外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京外投资为京能集团带来丰厚的回报。从2005年的投资及收益构成情况看,京能集团31%的京外投资创造了60%的利润,19%的在内蒙古投资创造了51%的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京能集团京外投资重视环境保护,注重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岱海电厂,不仅充分发挥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又对环岱海周边500平方公里进行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利用,被称为“岱海模式”。

    李凤玲透露,京能集团“十一五”期间资本性投资额预计将达到120亿元,其中京外投资约6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5%。投资方向包括常规火力发电、火电配套用煤以及风电等新能源。 (记者孟为)  

 
 
 相关链接
· 中国政策性保险力助能源企业"走出去"
· 财政部就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答问
· 北京加强与内蒙古能源合作迎接冬季煤炭消费高峰
· 我国将采取四措施助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业发展
· 我国与俄罗斯投资合作在能源等重点领域进展积极
· 发展改革委: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将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