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召开 科技部部长发表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30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工作

    11月30日,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致信大会,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外事工作取得的成绩,勉励全国科技外事工作者振奋精神,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外交工作两个大局,加快实现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和重点任务的战略转变,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会议是在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在全面总结“十五”以来国际科技合作的工作,深入分析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科技外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全面部署“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任务。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十五”期间是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成就辉煌的五年,也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拓展新空间、提升新层次、开创新局面的五年。五年来,国际科技合作根据国家总体外交的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为中心,在营造更加开放的国际科技合作环境,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破解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促进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科学家和科技型企业走向国际科技舞台,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初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合作的良好局面。

    徐冠华部长指出,回顾“十五”期间的国际科技合作,有以下五条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始终围绕国家目标,开辟多种途径,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二是紧密配合国家整体的外交工作需要,发挥科技外交的优势,以科技合作作为先导,促进经贸合作,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三是不断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国际科技合作形式,通过组织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等方式,分享最新成果;四是坚持把人才合作作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为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国内优秀科技人才走出去不断拓宽渠道;五是注重统筹规划和宏观协调,充分调动地方、部门、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多元有序、万马奔腾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大格局。

    会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际科技合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和《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与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服务两个大局,取得三个突破,实现五个转变。

    一个中心,就是要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瞄准世界科技、产业发展前沿,努力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在优势人才的吸引、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服务两个大局,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外交工作两个大局。要充分发挥科技合作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先导和带动作用,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不断提高国际科技合作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同时,要在国家整体外交的格局下,以国际科技合作为纽带,增进我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为推动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提供服务。

    取得三个突破,就是要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方面取得新突破,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做出贡献。

    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战略目标上,从一般性国际科技合作,向以《规划纲要》为指南、以需求为导向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二是在合作方式上,从注重项目合作向整体推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战略转变。三是在合作内容上,从注重一般的学术交流、技术引进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四是在合作主体上,从以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主,向政府引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五是在任务确立上,从自下而上的立项机制,向以《规划纲要》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立项机制战略转变。

    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部署和安排。

    一是围绕《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实施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双边、多边及区域组织的合作,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三是围绕国际合作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凝聚和吸引顶尖科技人才。四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或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分享国际最新科技成果。五是配合外交和经贸工作,持续推进企业和研发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空间。六是围绕国家经济科技外交重大决策,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政策研究体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调研工作。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等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国际科技合作部门、地方协调机制,搭建好国际科技合作的大平台,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国际科技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在有效集成国内科技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对外合作。同时,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和地方优势,促进政府和民间、多边和双边、产学研、“引进来”与“走出去”等合作渠道的结合,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和各类合作主体、各种合作渠道间的协调与优势互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将进一步加大与863、973等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的衔接与配合,加大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国际合作资金,不断提升国际合作资金使用效益。

    会议认为,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正处在非常宝贵的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了科技外交工作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会议要求广大科技外事工作者在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拼搏奉献,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 我国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中作用巨大
· 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
· 科技部副部长:政府将推动风险投资进入中小企业
·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会见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席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