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科技部11月27日在杭州联合召开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教育部部长周济、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必须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在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整合校内外各种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开放式的校地合作网络,不断提高校地合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把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把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和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相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充分展现办学价值。
李学勇介绍了科技工作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路和部署,他指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从科技工作的角度看,要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解决科技难题。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解决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二是共建科技平台。搭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和转化平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三是培养创新人才。把科学研究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和培训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李学勇表示,科技部门将配合教育部门为支持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多办实事。
吕祖善说,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地方发展更好地结合,首先要提高认识,确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二是要构筑起合作的载体和平台。三是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四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