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黔104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3日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

    从12月8日召开的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五”期以来,贵州省紧紧抓住国家开展病险水库治理的机遇,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注重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病险水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省众多水利工程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建轻管”、权属关系不明的影响下,水利工程缺乏专业管理和运行维护经费,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病险状况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水利工程自身的安全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省开展的水库普查和水库安全鉴定结果,全省共有病险水库918座,其中,中型22座,小(1)型209座,小(2)型687座,占全省已建成水库的47.6%。

    “十五”期间,贵州省高度重视病险水库治理工作,抢抓国家开展病险水库治理的契机,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将全省第一批101座和第二批87座重点病险水库列入中央病险水库治理计划,总投资约10.22亿元。根据中央病险水库治理计划安排,到2005年底,已下达计划投资6.8亿元,开工治理了119座病险水库。在实施病险水库治理的过程中,贵州省加强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明确各级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制度,搞好培训,规范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加大建设资金监管力度,抓好工程项目的验收。经过各级水利部门的不懈努力,截止到目前,全省已有10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84座病险水库通过了验收,其中,8座水库完成了竣工验收,76座水库完成了主体工程验收。

    经过治理后的病险水库,效果明显,工程隐患得以消除,水库发挥了投资效益和设计功能,水库焕发了青春。据蓄水月报统计,2006年5月份全省水库蓄水量比2005年同期多蓄水约1.2亿立方米,为全省粮食生产和农村人畜饮水提供了保障。治理后的水库在汛期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功能,有效保护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贵州,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关链接
· 冬日兴修水利忙
· 广西实施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作会议召开
· 山西昔阳县上百干部、职工加紧为受污水库"排毒"
· 山西一水库发生污染事故 污水处理加紧进行
· 监测表明:蓄水156米后三峡水库坝前水质良好
· 水利部:156米蓄水结束 三峡水库水质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