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贵州省"十一五"将拨4000万建千个"农民文化家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8日   来源:贵州日报

    12月17日,贵州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在开阳召开全省“农民文化家园”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此举标志着贵州省农村文化建设进入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阶段。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出席并讲话,副省长吴嘉甫主持会议。

    “农民文化家园”是村级组织活动室、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影“2131工程”、远程教育接收点、文体小广场、小戏台、宣传栏、农家书屋建设等组成的农村多种文化资源和设施建设的总集合,是集思想教育、科技培训、文体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开放性的村级文化建设体系。“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将拨出财政专项资金4000万元在1000个村开展“农民文化家园”建设。今年,该活动已在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等160个村开展。

    王富玉指出,建设“农民文化家园”就是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贵州做贡献。在建设过程中,严禁向农民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要按照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切实做到“农民文化家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方便群众就近开展文体活动。要把“农民文化家园”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活动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李军说,“农民文化家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包括设施和内容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整合资源,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设文化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要切实面向基层、面向农民,将工作重点落实到村、到寨、到组、到户。他希望在推行“农民文化家园”计划的过程中,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经验。

    会上,省委组织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发言。(作者 李屹)

 
 
 相关链接
· 贵州省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救助长效机制
· 贵州省扎实推进农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
· 贵州省已有918.81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石宗源:形成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三创三强”活动
· 贵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达34个覆盖人口1270万
· 科技支撑技术入户 遵义创建"四在农家"步履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