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科技支撑技术入户 遵义创建"四在农家"步履坚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8日   来源:贵州日报

    遵义市红花岗区勤乐村村民李世富是村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人。8月28日记者在他家见到,整洁的院子里有一栋装修漂亮的三层楼房,除了自住几间外,其余十多间用来办农家乐,赚城里人的钱。他说自己是靠农技人员指导种葡萄、草莓发家的,如今种的水果品种有10多种,都是市场上能卖好价钱的优良品种,每年可以稳稳收入好几万元。

    目前,遵义市各县(市、区)已有200多个乡镇、上千个村的近20万农户参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60万以上农民直接受益。“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促使先进实用技术快速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遵义市在抓“四在农家”创建点建设中,千方百计利用先进实用技术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搭建发挥科技作用的平台,畅通科技流向农村的渠道,农业、畜牧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成了香饽饽。各地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增加收入快的订单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

    习水县土城镇高坪村曾因村民沉迷于赌博、迷信活动而穷困潦倒。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干部引导农民讲科学,学技术,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出了47名种植技术高超的“田秀才”。

    据遵义市科技局局长段开强介绍,科技担当起先导角色,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四在农家”创建为抓手和平台,全市重点实施了农业科技增收工程。把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等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每年安排50%左右的科技经费用于农业科技攻关、实用农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推广应用项目。

    科技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十五”期间,遵义市争取省内外专家的支持,广泛调动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组织实施《水稻100万亩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示范》等国家、省级、市级农业科技项目887项,探索总结出一系列先进实用的农业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上千名农业科技人员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5万户。

 
 
 相关链接
· 贵州省建设厅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
· 贵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作
· 贵州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 贵州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全省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编制
· 贵州“万名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正式实施
· 贵州面向全国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