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北京:5万公顷沙地基本治理 剩余4年内将完成绿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04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到2010年,北京市将基本实现沙土不露天。从日前北京市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颁布5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已经有近5万公顷的沙地基本得到治理;剩余4765公顷沙地将在未来四年时间被绿色覆盖。

    建国以来,北京市大力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要措施的防风治沙活动。特别是“十五”期间,北京市实施了包括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五河十路”、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等一大批生态治理工程,山区、平原、城市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

    普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十五”期间,北京市沙化土地面积呈平稳下降趋势,五年约下降近3个百分点。其中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永定河流域,通过人工植树种草等措施,已有92%以上的沙地转变成绿地。截止到目前,北京市林木绿化率已经达到51%。

    在保护首都生态环境的同时,治沙还催生了京郊“沙产业”。到2005年底,北京市发展沙地果园和速生丰产林已经超过200万亩,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从业农户近40万户,成为郊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目前,北京市还有4765公顷沙化土地需要治理,108783公顷潜在沙化土地需要预防和保护。“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荒山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240万亩;加快平原防沙治沙步伐,治理重点地区沙化土地及潜在沙化土地24万亩,建设示范区10处;实施关停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完成重点地区治理5.5万亩;推进沙产业建设,形成以绿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体,具有区域特色的京郊沙产业体系;加快沙化土地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土地沙化预警机制。

    按照《北京市“十一五”防沙治沙规划》,到2010年,北京市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潜在沙化土地得到有效保护;到2020年,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建立较为完备的首都防沙治沙生态体系、沙产业体系和沙化土地监测体系,实现风沙区生态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关链接
· 北京市将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
· 履行植树义务建设家园 五类人成绿化祖国生力军
· 中国绿化基金会甘肃分会成立 募资绿化黄河两岸
· 江苏省林业局出台《新农村造林绿化建设标准》
· 北京园林绿化局完成中非论坛安保及环境维护工作
· 山西明年底将完成一、二级公路沿线造林绿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