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武汉:"养命钱"一项不能少 "五险合一"密织社保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08日   来源:湖北日报

    供职于私企的陈立琴(化名)两个月前因公受伤,被鉴定为10级伤残。日前,她领到了受伤期间部分住院费报销款,并获得了1万元伤残补助,两笔钱均来自武汉市社会保险基金。

    捏着厚厚一叠钱,陈立琴暗自庆幸:多亏武汉市施行“五险合一”政策,单位为她补办了工伤保险,才得以享受这些待遇。

    武汉市的社会保障工作始于1986年。20年间,5项保险先后启动。5项保险中,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情况进入职工个人账户,其余3个险种的参保情况只有社保机构和企业负责人掌握,职工无从知晓。

    这一模式让一些企业动起“歪脑筋”:有的企业只给职工办理养老、医疗等“看得到”的险种,对工伤、失业保险则不予办理。在建筑和餐饮这两个工伤事故高发、人员流动频繁的行业,“挑肥拣瘦”的情况尤为突出。

    有鉴于此,“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统一申报核定制度“浮出水面”。

    去年7月1日起,武汉市开始统一征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符合参保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必须为职工办齐5种保险,统一登记、统一申报、统一核定、统一征缴,五险共荣共损,任何一个险种都不能“瘸腿”。

    这种类似“一票否决”的制度,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全面保障。9月,武汉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清理出5万多条问题信息,其中有欠费新开户的,有五险未全部参加的,仅江岸区就清理出1万余人未交齐五险。事实面前,“钻空子”的企业不得不低头,工伤、失业保险的参保量大幅攀升,扩面征缴成效显著。

    由于各个险种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业务处理互联互通,有效杜绝了数据不共享所产生的漏洞。同时“五险合一”还将原来各险种参保手续中重复的部分省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方便了市民。

    这一制度的实施,也形成了税务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会保障部门发放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职能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由于“五险合一”的顺利运行,“十一五”期间,武汉市社保将新增扩面208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25万人,失业保险20万人,医疗保险45万人,工伤保险68万人,生育保险50万人。

    不少人把社保金称作“养命钱”,“五险合一”正如一道雄关,帮职工守好“养命钱”,一项也不能少。(记者文慧 通讯员武劳宣)

 
 
 相关链接
· 武汉城区闲置土地2970亩 政府将大力“收荒”
· 武汉不断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 做到为民办实事
· 武汉: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
· 武汉五年惩处腐败分子近3千人 挽回损失1.37亿元
· 武汉市党代会提出加快"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