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北京市首次将知识产权事业纳入市级专项规划体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6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与经营,对戏剧、曲艺、手工技艺等尝试新的保护模式。1月15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北京每万人申请专利量达到18件。这是本市首次将知识产权事业纳入市级专项规划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

    《规划》指出,北京市将积极探索对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运行机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结合北京的特点,有关部门将针对音乐、戏剧、曲艺、美术、手工技艺等尝试新的保护模式。

    此外,北京市将加强对原产地标记、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培育300家专利示范企业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培育300家专利实施示范企业,重点培育20到30家能够走出国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集团。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的目标还包括,到2010年,北京地区每万人专利申请量要达到18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目前,本市每万人申请发明专利为9.22件。

    建立奥运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

    对奥运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十一五”的重点任务。北京市将建立奥运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奥运知识产权保护指挥和综合协调机构,在赛前及赛时为奥运会和残奥会提供便捷、优质、安全的服务。北京市已经开通12312知识产权举报中心,由8个政府部门参与,能够迅速响应公众举报,有效保护奥运知识产权。

 
 
 相关链接
· 知识产权局发布06年各省专利申请量排名最新统计
· 陕西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GPS芯片组
· 2007年工商行政管理将努力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 贵州率先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
· 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70多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