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民航实现了航空运输安全年;从2004年11月21日至今,创造了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613万小时的安全飞行新纪录。在1月11日—12日召开的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上,当各个受表彰单位捧起奖杯、奖牌的时候,这标志着中国民航将在更高的起点上,为构建和谐民航,向更长的安全周期前进。
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民航2006年安全工作,分析了当前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2007年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并动员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创造更长的安全周期,促进民航和谐发展。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梁嘉琨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杨国庆、王昌顺,纪委书记严智泽出席会议。会议由高宏峰主持,王昌顺作工作报告。
杨元元在讲话中感谢广大干部职工在安全工作方面所作出的艰辛努力,传达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并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专业的角度指明了今年安全工作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他说,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今年是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年,今年下半年要召开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明年就要举行奥运会。构建“和谐民航”的着力点就是安全,今年是安全工作的攻坚年,我们正处在成长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适应期的关键阶段,行业还没有完全成熟,安全管理还没有真正进入法制化的高水平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要拿出更大的精力和更大的力量做好安全工作。
杨元元对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要严格管理,从严要求。民航要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但我们行业内干部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还很薄弱;民航管理要向高科技过渡,但高科技的使用落实还需要时间;行业提出“人性化”管理,但是在安全工作上决不能放低标准。所有这些都说明,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安全工作仍然需要从严要求。第二要认真抓好落实。抓安全工作的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地抓好落实,要围绕大局抓落实,创新思路抓落实,强化机制抓落实。要抓好已有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抓好总量控制的落实,抓好直接准备的落实,抓好英语培训考试的落实。
梁嘉琨在讲话中肯定了中国民航过去一年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结合当前全国安全工作形势,他要求民航全行业要继续发扬高度重视安全的传统,用“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指导各项工作,真正体现“安全第一”;要继续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安全的监管责任;要以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开展民航安全的长效机制建设;要突出重点,继续加强安全专项整治。
王昌顺在报告中指出,2006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301亿吨公里、1.6亿人次和341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5.2%、15%和11.2%;飞行337万小时、198万架次,比上年分别增长15.6%、16%。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安全事故。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0.34、万架次率0.59,比上年分别下降0.06和0.09,严重事故征候和人为原因事故征候比上年分别下降28%和50%。
报告总结2006年民航安全工作的特点有:注重抓住关键,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得以强化;注重把握态势,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得以增强;注重消除隐患,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注重创新机制,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注重标本兼治,保障安全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
结合当前的安全工作形势,王昌顺表示,2007年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民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民航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安全工作,对于建设和谐民航、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民航工作会议的部署上来,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保持和巩固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确保航空安全。
在分析了民航安全工作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王昌顺在报告中提出了2007年民航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民航工作会议精神,把实现安全发展作为构建“和谐民航”的首要任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五严”要求,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安全审计,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安全基础,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新的运输飞行安全年,促进民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思路,关键要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五严”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报告指出,2007年全行业的安全工作总目标是:杜绝运输飞行重大事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杜绝劫机、炸机事件发生;防止通用航空重大飞行事故;杜绝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器维修事故;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不超过0.6;通用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2.5(年飞行4000小时以下的通用航空公司,飞行事故征候不超过1次);空管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15;机场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1,机场区域发生的鸟击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3;油料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01。
为实现行业安全工作总目标,王昌顺强调,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今年继续由各地区管理局与所辖区域的企事业单位签订《航空安全责任书》。
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继续对运行控制能力薄弱、飞行冲突、机坪秩序混乱、危险品运输、机组资源管理、航油质量、通用航空等问题进行整治。
三是全面推行安全审计,从系统上查找和消除安全隐患。在去年“准备、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在行业全面推行安全审计。此外,总局机关和地区管理局还要认真组织好三亚、上海、沈阳、乌鲁木齐、桂林、南昌、济南等27个机场的保安审计工作。
四是积极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建设计划,去年和今年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起步阶段。今年上半年要在全行业进行包括总体框架、系统要素和实施指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下半年将对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单位进行差异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和指导手册,为今后全面推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五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各企事业单位要从增加培训投入、完善培训大纲、创新培训方式入手,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政府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各类培训。
六是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民航总局有关部门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修改完善相关法规与规章,编制《中国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规则》,建立民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定期交流制度,推动应急平台建设。
七是加大安全科技研究和应用的投入,提高安全保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安全防范课题研究,加大安全技术应用,加快民航安全实验基地规划与建设。
八是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为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去年全行业开展飞行队伍作风纪律整顿的基础上,今年第二季度要在全行业广泛开展一次主要针对飞行、机务、空管、签派和安全管理人员,以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管理“四查”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
高宏峰在作会议总结时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民航春运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