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李成玉慰问困难企业困难群众时强调多办利民之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0日   来源:河南日报

    2月9日,河南省长李成玉来到平顶山,亲切看望了当地的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众。图为李成玉向湛河区曹镇乡敬老院的老人们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记者 郭宇 摄  

    临近春节,带着对困难群众的一片关爱之情,河南省长李成玉于2月9日深入平顶山市困难企业、乡镇敬老院和工矿棚户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他们致以新春的良好祝福。副省长史济春,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陪同慰问。

    走访慰问期间,李成玉强调,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执政为民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情,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进一步完善为民解困的长效机制,切实把扶贫济困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群众家中。

    平顶山市新天使纺织集团原是一家国有企业,现有职工5000多名,包袱沉重。2006年经过改制,企业经营有了转机。李成玉一行来到企业进行慰问,并深入织布车间察看生产。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时,李成玉详细了解职工收入、企业改制等情况,当听到企业在改制时全部吸纳了原有职工,他欣慰地对企业负责人说,作为一家纺织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你们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更值得肯定的是,没有把职工简单地推向社会,而是靠发展稳定增加职工收入,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你们加强管理,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

    湛河区曹镇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穿着统一发放的崭新棉衣在院子里唱戏、唠嗑。李成玉来到老人们中间,逐一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87岁的老人张有告诉省长,他无儿无女,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两个多月,吃得好,穿得暖,比在家强多了。李成玉亲切地握着老人的手,祝福他们在这里生活幸福、安享晚年。

    敬老院负责人原是乡民政所所长,退休后来到敬老院照顾老人们,他告诉省长,今年扩大了集中供养率,集中供养标准也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800元。李成玉听后十分赞赏,他说:“你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工资不高,却长期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地为老人们服务,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看到省市领导送来的年货、电视和慰问金,孤寡老人们喜笑颜开,自发地鼓掌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平煤集团现有5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29万平方米的危旧房屋分布在14个生产矿的61个居民点,棚户区改造任务十分繁重。

    在平煤一矿寺沟棚户区,李成玉走进采煤一队农民工杨得义家,看到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低矮平房里,心情非常沉重。杨得义告诉省长,他爱人有病,孩子上学,全家靠他一个人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生活,他住的房子是20世纪60年代矿上盖的单身宿舍,房屋破旧,阴暗潮湿,每逢雨天多处漏雨。李成玉亲切地对他说,省里将出台具体政策,拿出补贴,下决心改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你们很快就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杨得义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以后我们就不用为住房发愁了。

    李成玉一连走进三户棚户区居民家中,每到一家他都仔细察看矿工的生活条件,询问他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亲切的话语,温暖的祝福,流淌在每一位矿工心中。

    已在棚户区住了十几年的刘凤云接过省长送来的慰问金十分感动,她说,这里的住房连农村老家都不如,如果能够住上楼房,那就太好了,省长那么忙还牵挂着我们,我们非常感激。共产党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平煤一矿通风队瓦斯检查员赵新增已经住进单位建起的廉租楼房,李成玉来到他家,问寒问暖,并就棚户区的改造计划、职工的承受能力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他说,煤矿这几年经营形势不错,全面改造棚户区的条件已完全具备,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下决心彻底改造,让每一位矿工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慰问困难企业和职工中,李成玉反复对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负责人说,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这方面工作做好了,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更有效地保持社会稳定。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群众生活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实际困难,有的还比较突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群众,看一看,问一问,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地领到了没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给了没有,城市贫困居民的低保金拿到了没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李成玉强调,为困难群众提供切实的帮助,制度是根本、是保证。经过多年努力,河南省已基本建立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以及教育、住房等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和谐中原,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为民解困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健全各项救助制度,把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纳入制度化轨道,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规范操作,依法办事,确保各项救助公开、公平、公正,落到实处。(朱殿勇 龚砚庆)

 

 
 
 相关链接
· 天津:困难群众收看数字电视可享受优惠
· 回良玉考察甘肃强调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
· 雪中送炭暖民心 陕西石泉构筑困难群众救助体系
· 李建国:时刻不忘城乡困难群众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陕西省新型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形成
· 江苏省出台税收减免等9项措施帮助困难群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