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头半个月,衡东县花鼓剧团一直在乡下连轴转,忙得不亦乐乎,让当地农民过足了戏瘾。
衡东县花鼓剧团如此红火,得益于省里配送的流动舞台车。 从2005年起,湖南省决定3年内投入2068万元,为全省90个县级以上剧团全部配送流动舞台车。截至目前,已有59个剧团受益。
这种特别设计的演出专用车辆,解决了剧团下乡转场交通问题,免去了搭建舞台的麻烦,增加了演出场次。许多剧团还带上宣传科技、法律知识等各类展板,演出与展览同时进行,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这是湖南继2001年推出“政府买单,群众看戏”之后,又一致力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为丰富全省4000多万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湖南各级财政已连续6年每年拿出上千万元,向演出团体和电影公司购买戏剧和电影送到农村。
为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省里拨出100万元启动资金,搭建农村“公共大戏台”,让农民群众想唱就唱,并进行电视直播。元旦前夕,这一新颖的群众文化活动首次在湘潭市韶山村举办,吸引七里八乡的乡亲。衡阳县组织“田园欢歌”文娱活动,让农民自导自演,参与活动的农民群众达3万多人。
湖南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措施,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支持农民兴办书社、剧团、电影放映队等,多方培训民间文化骨干,培育特色艺术之乡。目前,全省已有农民自办图书馆室251个,民间剧团4120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2158个,文化中心户、文化会所等也迅速增加到上万个。中方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组建了48支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使一批诸如铜湾霸王鞭、桐木阳戏等特色文化脱颖而出。
湖南省委宣传部还出台多项奖励政策,从去年起,每年奖励100个优秀农村读物出版单位和个人,并安排800万元在5年内建设100个农村集镇图书发行网点,在3年内统一设计采购100辆专用汽车,在农村设立“流动汽车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