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北省邯郸县独具特色"墙头文化"展示农村新风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1月25日电(记者王炳美)走进河北省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仿佛置身于龙的海洋:浅灰色的墙壁上一幅幅有关龙的图画栩栩如生,古今知名书法家书写的“龙”字妙笔生辉。如今在邯郸县,像姜窑村这样建起独具特色“文化墙”的已有80多个村,“墙头文化”展示出邯郸县农村新风尚。

    邯郸县是赵文化的发祥地,梦文化的“摇篮”,成语典故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把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转变为提高村民文明意识的典型素材,这个县大力推广农村文化墙建设,以文化墙为平台,创新农村宣传和思想教育方式。

    他们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画形式将县内历史文化绘制在村头墙壁上,让群众自己去观摩、品味、评判和感悟。黄粱梦村是梦文化的发源地,他们搜集有关梦文化的成语典故、诗词、图画,绘制了百幅梦图,建成了梦文化一条街;崔曲村是红色文化圣地,县里便利用能工巧匠将有关邯郸战役的英雄人物、革命故事在村街头墙壁上绘制成图。曾经参加过那次战役的一位姓崔的老人指着正在绘制的图画深有感触地说:“绘制这些图画,既让村民知道了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的历史,也让村民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将传统文化精髓浓缩为通俗警示语,是邯郸县农村文化墙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兼庄乡王安堡村街头墙壁上,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做人原则的“告诫警语”。

    这些警示语,句句敲打着村民的心,使村民们时时处处受教育,在心灵净化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素质修养。在王安堡村,原来有两户村民,因为一家排水要经过另一家门口引发争吵,便谁也不理谁了。后来,“邻里之间多谅解、关键时刻胜远亲”的俗语写到了他们两家门口,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精神让他们渐渐消了气,重又变成了互帮互助的好邻居。 

 
 
 相关链接
· 文化部表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五大困难亟待解决
· 贵州省"十一五"将拨4000万建千个"农民文化家园"
· 湖南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试点工作在石门正式启动
· 山东5月将开展“农村书屋”主题“三下乡”活动
· 需要因地制宜地在农村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 山西省建立农村文化院室9248个文化宣传队329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