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贵州人才队伍建设呈现5大变化 总量增长素质提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4日   来源:贵州日报

    6:1,这是2006年贵州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数与流失数的比例。据省人事厅的统计,自2000年起,贵州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流出就已基本持平。到2006年,贵州省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才流入总数达317人,流失到省外的52人,总数上实现顺流。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可喜的五大变化。

    全省人才队伍总量有新的增长。到2005年底,全省人才总量157万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6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484名。5年来,共从省外引进各类人才9791人,而同期流出省外的各类人才3173人,引进人才与流出人才之比为3比1,出现了进大于出的可喜局面。到2006年,贵州省已培养和引进博士500多名,引进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6批共79人。

    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的突破。据统计,“十五”期间,评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53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4名;选拔核心专家建议人选27名,重点专家445名,市(州、地)管专家721人,县(市、区)管理拔尖人才17825人;选拔培养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102名。

    全省人才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党政、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中,研究生、本科、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3446人、7.82万人和16.25万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增加了8866人、3.37万人和30.73万人。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由2000年的39%提高到2005年的57%;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能级比由2000年的1:7:24调整为2005年的1:6:15;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下的占78%以上。

    全省人才开发培养出现新的局面。基础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到2006年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全省有博士授予点10个,每年可培养博士50名,硕士授予点257个,每年可培养6000名硕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3个;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专业和知识更新培训94万多人次,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培训4100多万人次,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每年有8万人获得“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认证)。

    全省人才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组织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三支一扶”计划共选聘5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选派1000名大学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1500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选派5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招收2000名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

    近几年,贵州省先后投入科研经费3亿多元,科研立项1500多项,极大改善了广大人才的工作和科研条件,为广大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省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建立“优秀科技人才省长资金”、“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等人才培养资金,改善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条件。累计投入2700多万元,协调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自有土地修建博士楼近300套,有效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住房条件。“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多万元,对1800多人(次)发放了专家津贴,进一步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生活条件。

 
 
 相关链接
· 贵州:“十五”期间从省外引进人才3倍于流出人才
· 2007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大
· "十一五"期间贵州将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