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4日从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了解到,去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进一步拓宽引才引智的渠道,努力打造人才资源开发的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人才重点工程对人才的汇聚效应,采取多种办法吸引人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团委积极为挂职博士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建立联系与协作关系搭建了桥梁。人事厅在对60户自治区重点企业和20户自治区重点煤炭企业进行专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了“333人才引进工程”和“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去年,共引进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46人。科技厅先后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聘请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我区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截至目前,科技顾问委员会已聘请各行业专家委员59人,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高层次的咨询服务。
通过建立工作站、创业基地、实验室、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发挥各类载体对人才的吸附效应,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来我区创业始终是引才聚智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力度,教育厅投入640万元支持8个重点实验室建设。伊利集团、金河集团、伊化集团、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建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重点学科38个、重点实验室2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21家,先后共引进博士后37人。同时,还加强了留学回国人员管理工作,目前累计进驻自治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企业130家,留学人员136人,其中,学士42人,硕士58人,博士、博士后36人。通辽市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引进清华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