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新疆30余万农牧民改变“伐薪生火”传统生活方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6日   来源:新疆日报

    尽管已很少有人买阿不都拉·艾尔肯的柴火,但他还是每天赶着驴车在和田县的柴火市场等待买主。由于当地不少农民开始使用沼气,这个昔日樵夫和柴贩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与柴贩阿不都拉萧条的生意形成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新疆农牧民在逐步改变“伐薪生火”的传统生活方式。巴格其镇农民毕苏米汗·依明两年前每个月都要买一次柴火,而现在每天都用沼气做饭。她所在的和田县今年初已建成近2200座沼气池,并全部投入使用。

    在能源匮乏的和田地区,每年需要砍伐近1.7亿公斤薪柴。为了生火做饭,这里每户居民每年需砍下500公斤的胡杨和红柳等植被。

    毕苏米汗说,过去砍柴人赶着毛驴车出去,一天就能送来一车柴火。由于荒漠植被越砍越少、距离越来越远,最近几年,开着拖拉机出去,一个星期才能送来一车柴火。

    砍柴已成为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生态的一大“杀手”。和田地区各县绿洲边缘100公里内原始胡杨林、灌木植被已荡然无存。

    曾因流沙侵袭被迫3次迁址的策勒县城,如今流沙离县城不到5公里;而附近的民丰县城,已被流沙逼退到昆仑山脚下。

    与此同时,大面积的严重荒漠化导致灾害频繁,和田地区每年的风沙和浮尘天气达到300多天,重度污染天数不断上升,呼吸道疾病患者急剧增多。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绿洲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当地农牧民的收入远远落后于新疆其他地区。由于煤炭资源很少,一吨煤高达500元,相当于当地一个农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毕苏米汗说:“现在既不用砍柴也不用买煤,用沼气非常方便,还很干净。”毕苏米汗只是新疆30多万使用上了沼气这一清洁能源的边远地区的农牧民之一。为了让这些农牧民能用得起沼气,3年多来,中央政府为此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2亿元。

    新疆是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的,到今天,使用这一清洁能源的农村家庭已占到新疆农民家庭总数的近十分之一。(赵春晖)

 
 
 相关链接
· 新疆农村农村沼气建设工程让30万农牧民用上沼气
· 西藏:加强转移就业培训 农牧民走上外出务工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