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旱情,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的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旱第一线。记者今天从省农委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有200.2万干部群众战斗在第一线抗旱保苗,已灌溉农作物2441万亩。
针对吉林省干旱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实际情况,春播结束后,省政府就提出了要继续坚持抗旱不放松的意见,要求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要在抗旱播种的基础上,狠抓抗旱保苗,对干旱地块,要及早发动组织群众搞好苗期灌溉。6月中旬以来,干旱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6月22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抗旱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启动了Ⅱ级干旱预警。同时,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向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及时报告了旱情,并争取支持。6月21日至23日,吉林省组成抗旱工作指导组,深入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调查和指导,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抗旱工作。
面对旱情,全省上下联动,抗旱保苗已经掀起高潮。旱区能开动的抗旱井都已开动,歇人不歇机,实行昼夜灌溉;农村基层干部、农业部门干部及技术人员都深入到基层,帮助农民抗旱和指导农民搞好田间管理工作;绝大多数县(市)落实了抗旱包保责任制。双辽市50个市直部门分别包保一个村,各部门共出资50万元支持抗旱,全市每天开动大小井近万眼,开动喷灌设施300余台,全力进行补灌;长岭县每天开动1.5万眼井,已灌溉120多万亩,农民已投入抗旱资金2750万元;通榆县已灌溉50多万亩;大安市筹措460万元抗旱资金,扶持农民抗旱,开动近万眼井进行灌溉,已灌溉30多万亩;东辽县在充分利用已有水源进行灌溉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生物抗旱技术,应用抗旱剂进行叶面喷洒。(张永林 翟劲涛)